氣候越來越溫暖,原本常見於炎熱地區的閃電,現在也頻頻光顧北極。北極的閃電不只可能引發森林大火,還可能燒進地下含碳量極高的極地土壤,不過科學家也發現,閃電或許也有「清除甲烷」的本事。
氣候變遷加上高度都市化,巴西城市中的蠍子快速繁殖,每年通報的螫傷案超過20萬件。其中,小孩、長輩是最危險的族群。專家呼籲從日常預防做起,醫療單位目前靠血清來救命,政府則開始推動防治措施。
2023年茂宜島大火,乾旱、易燃植被和強風等因素交互作用,火勢猛烈,百人罹難、上千人撤離家園。這場世紀災難過後,夏威夷決心加強防護,因而通過全美第一個為抵禦氣候災害而生的「綠色住宿稅」,這個決定會獲得觀光客支持,或是嚇跑觀光客,仍是未知。
最新研究發現,北京孕婦和新生兒體內的鋰濃度高得驚人,甚至是其他城市的20倍以上,來源卻無法追溯。專家懷疑可能跟當地盛行的鋰電池產業有關,特別是中國的鋰電池回收率太低,可能讓鋰滲入大環境,進而影響胎兒健康。
澳洲每年丟掉760萬噸食物,同時卻有400萬戶家庭食不果腹。為此,澳洲政府計劃推出「食品捐贈減稅優惠」。政府試圖透過減稅,鼓勵食品製造商和農民把食物捐出去,而不是直接丟掉。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西非可可產區的高溫日數增加,衝擊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與奈及利亞的可可產量,也推高全球巧克力價格。為應對成本壓力,「縮水式通膨」成為行業趨勢,消費者未來將面對更貴、更小、成分改變的巧克力產品。
在全球化的快時尚產業中,南亞的棉農和東南亞的製衣工人,正面臨極端高溫的惡劣工作環境。這些由血汗交織的成衣,大多成為廢棄衣物,大量流入非洲,在當地引發環境和社會問題。
全球衛生紙需求持續增長,但以原生紙漿製成的衛生紙,對環境的危害不容小覷,包括砍伐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造成污染等。使用回收廢紙與替代原料,讓使用衛生紙成為更環保永續的選擇。
2024巴黎奧運以創紀錄的減碳成就畫下句點。傳統巨型奧運模式當前,究竟這場號稱「史上最環保」的盛大體育賽事,最後有沒有交出亮麗的減碳成績單、達成賽前的環保承諾呢?未來舉辦大型運動賽事,又能從中學到什麼經驗?
太陽能陽台近年在德國興起熱潮,那些以前無法使用太陽能板的人,終於可以在自家陽台發電了。插入式系統不僅安裝簡單、價格低廉,很適合租房子的人或公寓住戶。歐洲政府紛紛推出補貼政策,並簡化登記程序,太陽能陽台市場正迅速增長,迎接更多人加入能源轉型的行列。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28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