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資料中心的高耗水、耗能問題是一大焦點,今年2月在巴黎舉行的AI行動峰會(AI Action Summit)上,各國領袖共同提出「包容性與永續AI聲明」、37家企業與11國也成立「永續AI聯盟」力求降低AI環境足跡。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國際能否借鑑聯合國氣候大會(COP)的經驗,即時引導AI發展走向永續之路?
COP29於上(11)月落幕,儘管此次會議的主題日及大會宣言未直接與工業去碳化掛鉤,但各大國際權威組織如: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碳揭露計畫(CDP)仍在此期間發布了不少報告,指引企業減碳方向。德國、瑞典、美國、日本與韓國也舉辦了多場與工業減碳相關的周邊會議,分享知識經驗、呼籲更多公私部門一同合作推動工業去碳化議程。本文整理COP29期間重要的工業減碳趨勢,期台灣政府與企業能據此接軌國際趨勢、加速氣候行動。
2024年8月,是全球連續第15個創歷史高溫紀錄的月份,也是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延續COP28達成的結論,今年的氣候變遷大會將接續討論至關重要的氣候行動與融資議題。
2023年8月,美國第一個兒少氣候訴訟判決出爐,創下美國史上第一起民間環團告贏州政府的氣候訴訟案例,為實踐氣候正義樹下了別具意義的里程碑。台灣雖然目前沒有氣候訴訟的法規,但近幾年也有許多環境相關的訴訟案件值得關注。
"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發起的「建築突破」,是法國、摩洛哥共同主導、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的國際倡議,目標在2030年使「近零排放且韌性的建築」成為新常態。"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締約方大會於杜拜舉行。今年場內外除了外交官、企業與NGO外,也能看見藝文工作者穿梭其中,以不同姿態與氣候變遷議題開展連結。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舉行。本次大會有幾項與工業去碳化相關的重點值得關注。台灣是高度仰賴出口貿易的國家,2025年碳費制度更將正式上路,該如何把握此趨勢重新檢視、協調國內政策,與國際接軌?
全球淨零轉型趨勢下,近年能源、運輸領域的關鍵技術發展迅速,但相較之下,全球工業部門、尤其是重工業去碳化的進展陷入停滯。從COP26開始,經過了三屆COP大會主席接力,本次大會中多項與工業去碳化相關的自願性協議進展也值得關注。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大會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是阿聯工業與科技部長,同時也是全球油氣產業,Adnoc能源公司的執行長,以及Masdar再生能源公司的創辦人。他的CEO身分與COP主席之間的分際,始終引發爭議。
正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是減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大好時機,全球需要從每年增加1%轉變為每年至少減少5%。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