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陽台近年在德國興起熱潮,那些以前無法使用太陽能板的人,終於可以在自家陽台發電了。插入式系統不僅安裝簡單、價格低廉,很適合租房子的人或公寓住戶。歐洲政府紛紛推出補貼政策,並簡化登記程序,太陽能陽台市場正迅速增長,迎接更多人加入能源轉型的行列。
在印尼,一場融合信仰與環保的綠色革命正在悄悄發生,不僅體現在清真寺建築加裝太陽能板,更延伸到齋戒月中,將環保理念結合信仰,進一步深入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
淡水河三大支流之一的新店溪,是大台北地區水力最豐沛的地區,也是台灣最早的水力發電場域。新店溪流域涵蓋新店區與烏來區,上游兩支流是南勢溪和北勢溪,在龜山匯流,以下稱新店溪。台電電業文物典藏中心蒐集電業史出版的《文明初來電: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談論新店溪水力及發電史,提及了許多在地人也不見得知道的關於新店溪流域水力及電業小知識。
儘管2023年綠電自由市場規模略有成長,但綠電仍供不應求,且因成本或價格考量,仍未能滿足大部分企業的綠電需求,但隨著灰電的價格上漲、綠電彈性分配與融資保證機制推出,仍期待這些市場外部支持可協助企業找到具成本效益的脫碳方式。
英國政府去年底承諾,將在2027年前推出英國版碳邊境調整機制(UK CBAM),以避免碳洩漏風險。這項重大宣告將導致不少進口商面臨與國內生產商相當的碳價。英國版CBAM 收取的費用將取決於進口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以及原產國碳定價與英國碳價的差距,涵蓋鋼鐵、鋁、化肥、氫、陶瓷、玻璃、水泥等產業,機制的設計與明確範圍將於2024年進一步研商。
歐洲將人民置於能源轉型的中心,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莫不著力於設計友善的標案制度,好讓在地社區主導能源轉型。歐洲的經驗,值得台灣推動低碳社區、能源轉型、社區創生的相關機關參考。
國際研究趨勢中,不同淨零排放情境的版本都越來越少依賴碳捕捉。碳捕捉技術已經被許多團體、學者稱為氣候危機的「虛假解方」,但多數油氣公司仍用力遊說、大力投資,認為碳捕捉技術可以幫助達成淨零目標。
一方面是零售商與中間收購商刻意壓低農產品收購價格,另一方面是高漲的能源、糧食與通貨膨脹危機,雙向壓力早已讓農民血本無歸。再加上歐盟與法國日漸苛刻與繁瑣的環境法規,最終導致農民憤而上街、圍攻花都。
在氣候變遷持續受到各界關注的情況下,如何取得更永續的能源成為當務之急,而關於生質燃料的討論也從未中斷過,只是,生質燃料真的是乾淨、永續的未來能源嗎?
月球、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星體蘊藏大量寶貴的資源,受到許多研究人員和商業界的高度關注,希望有一天能開採挖掘、支持太空經濟,這將是一項不小的壯舉。在地球以外的地方挖礦,目前面臨哪些挑戰?又有哪些令人振奮的進展?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