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重視永續經營、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縮寫),也出現越來越多相關職位。許多公司增設「永續長」(Head of Sustainability)外,如今更出現「溯源長」(Head of Traceability, HoT),於企業自身以外的供應鏈貫徹更細緻的環境永續,成為反制漂綠(Greenwashing)的企業實踐。
前陣子《人選之人─造浪者》影集在台灣大受歡迎,影集的其中一個故事軸線聚焦在虛構的生物可分解塑膠「BPL」及其引發的爭議。回歸到現實生活,曾為新興材料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也因為難以回收的困境,政府宣布將於今年8月率先禁用PLA材質的免洗餐具。不禁讓人思索,未來世代還有哪些替代塑膠製品的可能。
想到巴黎,腦海中浮現的是雄偉氣派的凱旋門、藝術殿堂羅浮宮、風景如畫的香榭麗舍大道⋯⋯。巴黎是優雅、浪漫的代名詞,很難想像,曾幾何時,美麗的花都已成為熱死人的地區。
若全球持續穩定地走在淨零路徑上,2030年電動車減量潛力上看11億噸,等於幫地球減掉快要一個日本的排放量!
在各項陸上天然資源日漸枯竭的時代,深海採礦備受矚目,甚至可能改變國際戰略局勢。深海採礦將能提供電子產品、能源設備新的礦源,然而,目前全世界仍未有第一個獲准的公海採礦計畫。
氣候變遷對人類的衝擊方方面面,甚至也影響到棒球場上的全壘打數。4月一份最新研究便指出,暖化使得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全壘打數增加,到了2050年,每年將有大約192支靠暖化「助攻」的全壘打。
引言:荷蘭政府今年4月因試圖限縮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航班數量及起降時間,遭到多家航空公司提起訴訟而敗訴,這會是政府要求航空業減碳道路上的一大挫敗嗎?
2022年12月,全球近200個國家共同簽署了《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立未來10年全球共同努力的自然保育方向。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是「30x30」目標──在2030年前,保育全球30%的陸地、海洋、內陸水域,尤其是那些具有特定生物多樣性和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
仿魷魚皮膚的變色智慧窗戶、印表機般精準的智慧灑水器、買房前不只看風水還要看微氣候? 人們對智慧產品的接受度與日俱增,今日也應用於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上。英國科技產業協會(TechUK)與市調機構合作的調查統計,英國的智慧恆溫器、智慧插座、智慧照明擁有率,2022年已經顯著提升到27%。
每天清晨,琳達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煮一大壺咖啡,讓自己在氤氳的咖啡香中慢慢清醒。對於友人紛紛購置便利的膠囊咖啡機,她有些心動,但又對膠囊咖啡製造的垃圾感到不安。她覺得,每喝一杯咖啡就製造一個膠囊垃圾,多不環保!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7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