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十年改造擺脫空污陰影:巴黎單車城市政策如何發酵?

2025/07/17 王怡棻

巴黎轉型單車城市有成!空氣品質追蹤組織Airparif的報告指出,從2005到2024年,巴黎空氣污染程度大幅下降了50%,約十年前開始限制高排放車輛的政策是改善主因。

過去,塞納河右岸曾是車水馬龍的高速公路,如今已被改造成行人友善的自行車道及人行道。照片來源:Guilhem Vellut/Wikimedia Commons(CC BY 2.0)

十年前,塞納河右岸是條繁忙的高速公路,路上總有滿滿的車輛,空氣污濁、令人窒息。如今,這條路改成行人友善的步道,可以散步、騎單車、溜滑板,兒童能自在嬉戲,大人可以在露天咖啡館悠閒的喝下午茶,生活品質大為提昇。

「在巴黎騎單車的感覺真是太棒了——基本上就像在哥本哈根一樣,」一年多前搬到這座城市的巴黎經濟學院永續交通博士後研究員索恩(Vincent Thorne)感嘆的說。

比起其他大城市,巴黎轉型為單車城市的腳步格外飛快。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以「2026年讓巴黎100%適合騎單車」為目標,2014年上任後,不僅讓超過100條道路禁止汽車通行,廢除上萬個停車位,更增建了數百公里的單車道。

如今,在巴黎騎單車的人比開車的還多。根據巴黎地區研究院(Institut Paris Region,IPR)的統計,在巴黎市中心開車者僅佔4.3%,騎單車的占比高達11.2%,估計每天有100萬人騎單車通勤。

2024年大巴黎地區的平均二氧化氮濃度,市區和主要幹道旁的居民仍須面臨空污影響。照片來源:Airparif

大刀闊斧改革 空氣品質顯著改善

以單車取代汽車的成果,顯現在驚人的空氣品質改善上。在過去,巴黎曾是個污染嚴重的城市,幾乎每個街區的二氧化氮都超過歐盟規定的限值。然而,大巴黎地區空氣品質監管局(Airparif)發現,相較20年前,巴黎空氣中的二氧化氮下降了50%,PM2.5則減少了55%。根據分析,監管壓力、設立低排放區與永續交通盛行(尤其是騎單車)等種種因素直接促成了空氣品質的改善。

空氣污染是「無聲的殺手」,PM2.5、二氧化氮都和肺癌、氣喘、支氣管炎與心臟病息息相關。《華盛頓郵報》指出,這個變化顯示,雄心勃勃的政策能夠直接改善大城市的健康狀況。

巴黎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巴黎鼓勵騎單車,是從前市長德拉諾埃 (Bertrand Delanoë)開始。當時他推行共享單車Vélib,獲得正面迴響。伊達爾戈上任後更是大刀闊斧,進行一連串基礎建設的改造。

伊達爾戈的目標是把巴黎打造成不用開車、只要騎單車或步行就能抵達目的地的「15分鐘城市」。這項「100%自行車城市」第一階段投資了1.5億歐元,增建80公里的單車道,並將塞納河右岸改成行人、單車共用的步道,大大改善了沿河的休憩環境。同時祭出誘人的補貼方案,大巴黎地區購買電動單車的市民,最高能獲得500歐元的補助。

Vélib是巴黎的公共自行車出租系統。照片來源:Martin Tod/Flickr(CC BY-NC-SA 2.0)

掌握時機,實現單車城市轉型

單車政策得到許多巴黎公民團體的大力支持,但也面臨不少既得利益者的阻撓。轉型的重要機緣在2020年初到來,破天荒的Covid-19疫情迫使許多巴黎人徹底改變交通方式,騎單車不僅能夠保持社交距離,又有運動效果,儼然成為最佳選擇。

伊達爾戈把握時機,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建起了50公里的臨時單車道。「Covid-19促使市民對單車的需求大幅增加,尤其在疫情期間,使用單車、滑板車的人數倍數成長,」長年關注巴黎交通革命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交通研究所教職員莫蘭(Marcel Moran)表示。

伊達爾戈的快速行動得到市民熱烈支持,在2020年高票獲得連任後,她更加碼投資2.5億歐元建設單車道,同時宣布將取消72%的路邊停車位,改成單車道與行道樹。

2021-2026年自行車計畫投入了2.5億歐元,目標將巴黎轉變為100%的自行車城市。照片來源:巴黎市政府(Ville de Paris)

「伊達爾戈與其他政治人物不同之處在於,她敢於推出對汽車上路不利的政策,」《Distilled》指出。

比方2020年,她將橫貫巴黎市中心,連接羅浮宮、瑪黑區、杜樂麗花園的交通要道里沃利街(Rue de Rivoli)改為限制汽車通行,以單車與大眾運輸優先的道路,一連串的措施,從2002年10月到2023年10月,讓巴黎街道上的單車使用量足足增加了一倍。而共享單車系統Vélib'規模也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擁有接近2萬台單車(其中四成為電動單車)與超過1400個站點,成為全球最大的單車共享系統之一。

正如巴黎副市長貝里雅德(David Belliard)所言,「騎單車在巴黎已經不是單純的風潮,而是成為這個城市風格的基本元素。」

參考資料

Fast Company(2025年4月16日),Paris air pollution is down 50% after its radical bike-friendly transformation

The Washington Post(2025年4月12日),Paris said au revoir to cars. Air pollution maps reveal a dramatic change.

Momentum Magazine(2025年5月16日),Paris Cycling Investment Helps Cut Pollution in Half

法廣(2025年4月9日),Air pollution in Paris region 'cut in half' over the past 20 years

Planetizen News(2025年4月14日),Paris Bike Boom Leads to Steep Drop in Air Pollution

彭博社(2025年7月10日),How Paris Helps People Ride and Buy E-Bikes

Momentum Magazine(2025年1月6日),Paris cycling numbers double in one year thanks to massive investment and it's not stopping

Distilled(2023年4月28日),How Paris is Leading a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Revolution

Discerning Cyclist(2022年8月28日),How Did PARIS Transform Itself into a Cycling City?

WPTV News(2024年7月31日),CYCLING CITY: How Paris is improving bike paths and routes

王怡棻

旅居美國愛達荷,擁有十餘年主流媒體經驗,採訪足跡遍及歐美甚至中東。負責美國地區採訪,譯作甚豐,近期譯作包括《巨頭的詛咒》等。曾獲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