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安全帽,多名小學生興高采烈地踏上單車,他們不搭校車也不請爸媽接送,而是沿著特定路線、浩浩蕩蕩地騎往學校。這是國外一種名為自行車巴士的通勤方式,讓小孩們可在約定時間、路線中組成自行車隊,不僅能在上學路上享受騎車樂趣,也讓永續交通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達到減碳目標,歐洲各國紛紛推出鼓勵自行車通勤的政策,甚至付錢請員工騎自行車上班,這些措施期望大眾用低碳的自行車取代機車、汽車等高汙染的交通方式。除此之外,堪稱「自行車天堂」的歐洲各國也透過完善路網、友善自行車的道路設計,進一步讓大眾願意選擇用自行車通勤。
奧運期間,巴黎預計迎來約1500萬的遊客。對此,巴黎市政府與奧委會極力強化大眾運輸交通服務、限制汽車通行。與此同時,層層疊疊的規範、漲雙倍的大眾運輸票價以及交通不便利,也引起市民抱怨。
澳洲政府去年砸下約3億新台幣用以測試200款不同型號的車輛,檢視實際上路的油耗。今年2月調查出爐,BMW X3、奧迪Q5等受澳洲消費者歡迎的休旅車款實際油耗皆大幅高出實驗室測試,在台灣車市熱銷的Toyota RAV4、MG HS也在測試名單上。澳洲汽車協會已經在網站公開實測數字,要幫助消費者選擇更環保、更省錢的車型。
去年底,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她是史上第一位單獨獲選的藝人。泰勒絲不僅在流行音樂界備受肯定,事實上,她2022年頻繁搭乘私人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位居第一。2023年泰勒絲專機的飛行距離約可繞地球七圈。面對質疑,她購買碳抵換額度,又賣掉其中一台私人飛機,但媒體還是發現她今年的私人飛行累積已經超過20次,且多數航班並非出於工作需要。
2024年出爐的《機場追蹤報告》,列出了全球20座汙染最嚴重的機場,交通繁忙的杜拜機場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機場,而坐擁六座機場的「霧都」倫敦,則被評為航空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災害,為基礎設施維護帶來不少挑戰,鐵路系統即是其中之一。在歐洲,高溫、洪水、強風不僅影響火車行駛,也對大眾交通安全帶來隱憂。氣候變遷是如何影響歐洲鐵路業,各國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推出了哪些解決方案?
疫情改變全球的工作模式,最新研究顯示,全職遠距工作者雖然減少通勤的需求,大幅減少碳排放。但這樣的工作模式,卻可能在其他層面增加碳排放,因此我們需要超越「工作模式」的探討,主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更環保的生活方式。
該不該課徵航空燃油稅,一直是個複雜的議題,因為牽涉了各國的政策、補貼措施,與多方利益團體的協議,阻力總是十分龐大。
公共運輸對城市發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過在人口密度低的城鎮中,公車系統往往難以提供完善服務,更時常面臨虧損停擺的風險。北卡的威爾遜小鎮決定廢除傳統公車,以類似Uber的微型公車取而代之,結果令人驚艷。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2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