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減碳目標,歐洲各國紛紛推出鼓勵自行車通勤的政策,甚至付錢請員工騎自行車上班,這些措施期望大眾用低碳的自行車取代機車、汽車等高汙染的交通方式。除此之外,堪稱「自行車天堂」的歐洲各國也透過完善路網、友善自行車的道路設計,進一步讓大眾願意選擇用自行車通勤。
歐洲是全世界單車友善環境最佳的地區之一,圖為哥本哈根在尖峰時段的自行車通勤人潮。照片來源: heb/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歐洲是全世界單車友善環境最佳的地區之一,根據德國保險公司Luko於2022年在全球90個城市進行的調查,全球前十大自行車友善城市中,歐洲就占了九個,第一名是荷蘭的烏特勒支,在滿分100分的評比中獲得了77.84的高分,緊接在後的是德國明斯特、比利時安特衛普。
根據Luko分析,歐洲城市之所以能成為「自行車天堂」,除了氣候條件讓「可騎乘日數」高於其他區域之外,完善且高品質的自行車路網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以排名第三的安特衛普為例,城市中建置了完善的單車共享系統,以及舉辦「週日無車日」活動,不僅讓自行車取得更方便,也提供良好環境讓大眾習慣自行車的使用。
德國的另一座城市不來梅,則有地勢低平的優勢,自行車道綿密交錯,甚至延伸到別的城市,不來梅也是德國第一個擁有「自行車區」的城市,在此區域內限速每小時30公里,並以自行車優先,種種優勢讓不來梅在自行車友善指數中排名第九。
2022年全球前八大自行車友善城市排名。照片來源:Statista(CC BY-ND)
為了促進大眾使用低碳運輸,歐洲各國紛紛祭出推廣政策。比利時正推廣「自行車津貼」計畫,也就是當員工願意騎自行車上班,他的薪水就有減稅獎金,在比利時有近三成的雇主自願為員工提供自行車津貼,而目前獲得此津貼比例的員工也從2017年的7%增加到202年的14%,成長了一倍之多。
《Bikebus》引述研究指出,有近四分之一的歐洲人願意使用電動自行車通勤,其中荷蘭有47%、西班牙有39%、義大利有33%的人願意使用電動自行車通勤,是歐洲比例最高的三個國家。
目前歐洲有數百個針對騎單車上班的不同計畫,並提供補貼或減稅誘因等獎勵。你是否想像過騎自行車上班也能創造收入?法國祭出的單車通勤計畫,每騎一公里,就能賺取0.25歐元,且每年提供最高200歐元的限額,不僅吸引了18家公司參與,更讓示範區域騎自行車的人數上升了50%。
義大利北部的佛羅倫斯,則為那些放棄汽車並開始騎自行車上班的人們,提供每公里0.20歐元的獎勵。
而下一個跟進自行車浪潮的城市,可能是西班牙的瓦倫西亞自治區,自6月底起,政府提供了民眾購買自行車最高250歐元的補貼,也有倡議組織提議,應為騎自行車上班的員工提供獎金,或是以減稅和補助自行車維修費為誘因,鼓勵大眾購買和使用自行車。
歐洲許多地區都設有自行車高速公路(bicycle highway)。照片來源:Therud/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台灣因自行車產業發達而有「自行車王國」的稱號,在台灣的淨零戰略中自行車是低碳交通重要的一環。諷刺的是,根據交通部在2022年的統計,大多數台灣人出門選擇的交通方式仍以機車、汽車為主,自行車僅佔3%。除了氣候因素之外,自行車道不足、人車爭道、障礙物過多等等問題,都讓台灣難以推廣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
若以歐洲借鏡,除了補貼政策外,基礎建設也十分重要,歐洲在腳踏車道規劃上有一系列的指引,包括完整的腳踏車道、明確的人車分流,甚至有「腳踏車高速公路」的設計,筆直度、寬度、速限設計等等也會在設計時就一併考量。
要成為自行車友善地區,最重要的一點仍是全民充足的路權意識,客車禮讓自行車、行人、自行車轉彎時舉手提醒、在人行道上牽行等等,仍仰賴初期教育以及政府宣導更多正確資訊,才有機會讓台灣成為「自行車天堂」。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