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之餘,建築該如何兼顧生態?LEED綠建築最新版(LEED V5)於今年4月更新上路,這次改版聚焦在減碳、生活品質與生態。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建築顧問公司Branch Pattern成為美國首個通過LEED V5 O+M白金級認證的建築,除了透過加裝光電模組,還增設了防窗殺的措施, 是什麼原因影響了綠建築的變革?
建築顧問公司Branch Pattern辦公室使用友善鳥類的防撞玻璃。照片來源:擷取自BranchPattern/USGBC
由美國綠建築委員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以下簡稱USGBC)制定的綠建築評估系統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目前國際間使用最廣泛的綠建築評估認證系統。台灣也有不少經過LEED認證的建築,如台北101、台達電子、台積電的南科14廠及許多金控大樓等,都在其列。
LEED自1998年推出以來經過了多次升級,最新的第五版(LEED v5)歷經多次大眾溝通會議後在今年4月正式推出。這次的更新有三大重點,改變了過往評分方式,新版更著重建築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占了所有分數的一半;並納入了以人為本的策略,將提升生活品質列為一大評分重點(25%);生態保護與恢復也占了25%的評分比例,並將「減少鳥撞」列為評分選項之一。特別的是,這項條件在2013年提出的第四版中還只是加分項,而最新版中納入評分重點,顯示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綠建築設計中也是愈趨重視的議題。
有別於過去多著重於讓建築降低對自然的破壞,LEED V5在評分體系進行了革新,強調讓建築也能參與氣候行動,並帶來更多社會影響,積極讓建築朝向與生態共存,甚至帶來額外的生態加值服務。
以比重最重的脫碳來說,過去多關注建築能源使用的情況,但新版本更強調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管理,除了應計算建材製造、施工運輸時的碳足跡外,更應積極減少營運碳(operational carbon)與隱含碳(embodied carbon)。在能源方面則鼓勵導入100%再生能源及增強建物之能源效率,以及建築管理與用戶行為之間的碳效益。
在生活品質提升方面,則是新增了「社會公平評估」與「氣候韌性評估」兩項,以居住者或使用者的需求作為出發點,以滿足不同族群的使用需求;且在設計建物階段時,就需評估當地可能面對的氣候風險,積極納入考量並尋求解方。LEED V5 積極推動建築設計與生態系統的整合,例如強調將自然元素融入建築設計,以增進人類與自然的連結,促進彼此和諧共存,以生態指標導向為設計。
大片玻璃窗容易導致窗殺,圖為鳥類撞窗後遺留在玻璃表面的拓印。照片來源:Jerry Clack/Flickr(CC BY 2.0)
「獲得LEED認證的建築物並不意味著就對鳥類友善。」一位退休建築師這樣說道。
在過去建物發展中鮮少將鳥類碰撞(bird collisions)納入考量,更未納入於綠建築評分標準之中,經過許多團體多年努力的遊說之下,終於在 LEED V5獲得重視。美國鳥類保護協會近年研究指出,每年光是在美國就有高達十億隻鳥類死於窗殺,而韓國每年約有800萬隻,數量十分可觀,使「撞擊建築物」成為美國鳥類非自然死亡的第二主要原因,僅次於被遊蕩貓攻擊,可想而知鳥類窗殺在全球各大城市的數字加總會更為驚人。
這些碰撞意外大多發生於鳥類遷徙的季節,且特別集中於市中心或高樓林立區域,尤其玻璃帷幕牆的反射或透視效果容易誤導鳥類,使牠們誤認為有穿透空間,或是從玻璃倒影中可看到延伸的樹林,導致窗殺意外發生。
隨著都市化擴張、建築物愈趨密集、樓高不斷增加,壓縮了鳥類生存的空間,此外,棲地破碎、夜間的燈光[註1] 對鳥類造成的風險也與日俱增,是建物設計裡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過多的夜間燈光可能影響鳥類活動,圖由左至右分別為,產生大量光污染的光源、以定時或感測器自動關閉的燈光、亮度低並增加燈罩的光線以及暖光。除了第一種以外,後三種方式都能減少對鳥類的影響。照片來源:USFWS
LEED根據建築物的類型劃分為不同的評分體系,例如:「建築設計與改造」(Building Design + Construction,BD+C)適用於新建或大規模翻修的建築;而「既有建築營運與維護」(Operations + Maintenance,O+M)則是許多現有建築會選擇的認證,著重於日常的營運管理是否符合永續綠色標準。
LEED V5這次主要在BD+C、O+M評分體系中新增防鳥撞設計(Bird Collision Deterrence)積分,評分標準包含「光污染與鳥類碰撞減少」(Light Pollution and Bird Collision Reduction),鼓勵建築物在設計時減少夜間光害,並採用對鳥類友善的建材與設計,如使用不透明、無反光的材質,降低鳥類碰撞的風險;以及「生物多樣性棲地」(Biodiverse Habitat),鼓勵保護和恢復建築場地的自然棲地,並採用原生植物,以維持當地生態系統的健康。
為了避免窗殺意外,普遍有幾項作法,例如使用對鳥類友善的玻璃材料,可有效減少玻璃的反射,使鳥類容易識別障礙物,又或是在玻璃上添加窗貼(間距約5公分)、安裝遮陽棚、百葉窗或捲簾。
美國華盛頓特區於2024年底通過法案,要求所有31公尺以下的新建物與翻修建築,都需設計鳥類友善圖示或使用友善建材,更呼籲其他城市跟進,甚至美國與加拿大已有50多個城市參與了實施夜間熄燈計畫,一同為鳥類生態復育盡一份心力。
為了讓鳥類容易識別障礙物,可以在玻璃上貼上窗貼。圖為加上窗貼之前與之後的對比照。照片來源:Allison Stewart/USFWS
減少夜間照明也是方式之一,特別是在鳥類遷徙季節,可以有效降低鳥類被光線吸引而撞擊建築物的可能。此外,可優先考慮鳥類高風險撞擊區域,如在植栽附近的玻璃表面採取改善措施,避免在玻璃帷幕附近種植植物也會有所幫助。
建築不該只關注人類的舒適度與效能,作為城市生態網絡的一環,也要兼顧其他物種的生存。
今年已有許多建物通過LEED V5認證,例如巴西一家室內設計用品專賣店Portobello Shop Jardim Social使用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是全球第一座獲得LEED V5 O+M白金級認證的建築物;而位於墨西哥的物流工廠Tlalnepark IV Nave 2則為全球首個通過LEED V5工業製造項目認證的場域,達到金牌等級,只是他們並未在鳥類保育方面獲得亮眼成績。
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建築顧問公司Branch Pattern辦公室,為美國首個通過LEED V5 O+M白金級認證的建物,他們透過購買綠電、安裝光電版、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安裝電動車充電樁及停車場等達成永續目標。同時也安裝了鳥類友善玻璃、貼上窗貼,減少鳥撞發生的機率。
BranchPattern辦公室透水路面上的電動車停車場。照片來源:擷取自BranchPattern/USGBC
除了依靠政府法規,都市裡的鳥類保育也能透過企業、社區團體等落實,如找專家共同檢視現有的建築,留意是否有應玻璃反光或是夜間照明導致鳥類受害的情況,自行著手改善也是參與氣候行動的開始。
註1.由於鳥類多在夜間遷徙,夜間燈光容易使牠們迷失方向或造成影響。
GBA(2024年5月17日),Exploring LEED v5 with BranchPattern's Kristy Walson and Sarah Gudeman
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2024年9月30日),最新LEED v5版本明確指引建築業脫碳之路
MEAD&HUNT(2025年4月24日),How LEED v5 Impacts Ecosystems
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2024年8月7日),New Study Confirms Building Collisions Kill Over One Billion Birds Annually in U.S.
奧杜邦學會雜誌(2025年2月3日),LEED’s Green Building Rules Are Becoming More Bird-Friendly—Do They Go Far Enough?
BranchPattern(2025年4月22日),Setting a New Standard for Existing Buildings
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2023年4月27日),Washington, D.C. Passes Bird-Friendly Building Act
工商時報(2024年8月20日),「綠色風潮」夯!LEED國際認證件數4年半翻倍 其中金融機構認證數量成長五倍。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0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