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台大森林與德國弗萊堡大學環境管理雙碩士。參與過COP13、COP14氣候變遷大會「亞洲青年領袖氣候論壇」,並協助中國的「植林與再造林」野外審查,最懷念尼泊爾與加拿大的森林及原住民。思吟在部落格青年志工寫手群裏,主要負責觀察國際上森林碳匯與海洋保育的談判進展。
人類文化中充斥著花卉,從婚喪喜慶到人情送禮、感情表達都有其蹤影,不過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一朵花可能要遠渡重洋才可以抵達收禮人的手上,這其中又有多少碳排放呢?
廚餘中約有一半為可食用卻被拋棄的食物,食物浪費代表著對農業與水資源等不必要的消耗,同時增加了碳排放,在法國,除了多份對抗食物浪費法案相繼出爐之外,許多商店與餐廳也絞盡腦汁,從隔夜麵包、驚喜餐盒到醜蔬果,發展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來對抗糧食浪費。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在延長會議後,終於在23日凌晨近3點達成最難也是最關鍵的氣候資金協議。富國同意每年支付3000億美元協助貧窮的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災害,儘管數額遠不足開發中國家提出的1.3兆美元。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6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