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NB也強調社會文化面向,保留更多的空間讓人們到戶外走動、休息,而不是整天待在辦公室裡工作,這也很重要。畢竟,建築的初衷,是為「人」而設計。"
環境資訊中心編輯。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減碳之餘,建築該如何兼顧生態?LEED綠建築最新版(LEED V5)於今年4月更新上路,這次改版聚焦在減碳、生活品質與生態。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建築顧問公司Branch Pattern成為美國首個通過LEED V5 O+M白金級認證的建築,除了透過加裝光電模組,還增設了防窗殺的措施, 是什麼原因影響了綠建築的變革?
仿生建築是透過模仿自然界中動植物、昆蟲等構造,打造的創新、永續建築方案。早在約30年前的辛巴威東門中心,就受白蟻丘和仙人掌啟發,仿造白蟻丘的通風設計,讓熱空氣從煙囪排出,冷空氣從建築底部流入;也仿造仙人掌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夜間更容易散熱、降溫。這座仿生建築在不需開空調的情況下,可長年維持室內,比開空調還節省10%的能耗。隨著全球不斷升溫,能夠自我調節、適應環境變遷的仿生建築,成為建築業永續設計的新趨勢。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2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