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終於在三月底公布2050淨零政策路徑藍圖,引發各界熱議,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再度發布最新報告: 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冊《氣候變遷的減緩》(AR6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為協助台灣掌握最新氣候發展脈動,台達基金會偕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即刻公開本報告決策者摘要(SPM)中文翻譯。
這份報告認可氣候、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以及人類社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並且相對於 IPCC 早期的評估報告,更強有力地整合了自然、生態、社會和經濟科學知識。
IPCC專家強調,包括再生能源、建築能源效率、電動車、碳封存與碳捕捉、土地管理、生質能源作物、造林植樹等各種減碳方案,都須以前所未有的力道積極推動,而且最遲2030年前,全球排碳量就得開始往下掉,才可能止住地球的發燒狀況。
南亞大國印度旁的小島國--斯里蘭卡搶到頭香,打算2040年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燃油車上路的國家!
在此不利情況下,媒體的適時發聲與正確呼籲,即成為台灣推廣綠能的重要動力。
他認為科學新聞應有三階段,首先是「如實」報導、講求真實性,其次是內容夠「吸引人」,可以喚起讀者的想像和感覺;最後是讓讀者跳脫報導本身、進行「反思」!
本文包含 2013年9月 與 2014年4月兩場次之「台達解讀聯合國第五份氣候變遷報告工作坊」資料,包括三份報告決策者摘要的簡要中譯,以及兩場次工作坊演講錄影,敬請參考。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