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經營的獨立媒體,希望藉由環境資訊的交流,使更多人關懷環境參與行動,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低碳生活部落格與環境資訊中心曾合作繼續看見台灣專欄。
自倫敦「超低碳排放區」政策擴大以來,反對聲浪不斷,不僅「刀鋒戰士」破壞監視器的抗議舉動頻傳,更成為去年倫敦市長選戰焦點。儘管反對聲浪不斷,但市政府提出的數據顯示空污改善效果有成,當初反對政策的區域,反而成了空氣變乾淨的最大贏家。
澳洲每年丟掉760萬噸食物,同時卻有400萬戶家庭食不果腹。為此,澳洲政府計劃推出「食品捐贈減稅優惠」。政府試圖透過減稅,鼓勵食品製造商和農民把食物捐出去,而不是直接丟掉。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西非可可產區的高溫日數增加,衝擊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與奈及利亞的可可產量,也推高全球巧克力價格。為應對成本壓力,「縮水式通膨」成為行業趨勢,消費者未來將面對更貴、更小、成分改變的巧克力產品。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