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行車日益風行,荷蘭的「保護式十字路口」也逐漸被北美各大城市採用,這項設計不僅能促使駕駛減速慢行,大幅降低交通事故,也能讓騎自行車成為一項更舒適的體驗。
荷蘭風行的「保護式十字路口」可以降低單車騎士或行人被轉彎車輛碰撞的風險。照片來源:BeyondDC/Flickr(CC BY-NC 2.0)
俗話說,馬路如虎口。尤其在大城市,十字路口總是行人與自行車騎士事故的匯聚點。全球每年有約139萬人死於交通事故,而在美國,每年有千名自行車騎士死亡,13萬名騎士受傷。平均每75分鐘就有一名行人死於車禍。根據美國交通部的數據,高達41%的行人與55%的自行車受傷事故都發生在十字路口。
傳統的十字路口對行人與自行車騎士並不友善,因為它們是為汽車設計的。自行車左轉時,可能意味著要併入擁擠的車流,或是在毫無保護的車陣中等待車流淨空。在穿越路口時,則可能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駕駛,右轉撞上直行自行車騎士的「右鉤式」碰撞風險。
由荷蘭政府贊助的機構荷蘭自行車大使(Dutch Cycling Embassy),專門協助荷蘭自行車產業向外拓展市場,其國際關係經理布恩勒特(Chris Bruntlett)不諱言:「各城市正紛紛意識到,它們正陷入以汽車為本的死胡同。」
荷蘭式十字路口利用轉角安全島有效分隔一般車道與自行車道。照片來源:Pierre ROUZEAU/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幸而,越來越多城市開始積極想拔掉這頭老虎的利牙。解決之道在於採用「保護式十字路口」(protected intersection),這個設計因荷蘭廣泛採用,又被稱為「荷蘭式十字路口」。荷蘭交通死亡率比美國低四倍,普及的自行車網絡和保護式十字路口功不可沒。
保護式十字路口的設計要點,在於利用轉角安全島有效分隔一般的車道與自行車道,同時運用多重號誌燈控制車流行進。在此設計下,汽車駕駛轉彎時被迫要減速慢行,也因為行人與自行車騎士能行進到前方等候區、擁有更高的能見度,進而大幅降低事故風險。
「在受保護十字路口,自行車騎士與機動車輛的動線完全分開。」參與《NACTO城市自行車道設計指南》的山姆勒(Conor Semler)與交通規劃專家珊德斯(Meredyth Sanders)指出,這種設計能與汽車駕駛保持更大的距離,及處於更顯眼的位置,對自行車騎士的安全大有裨益。
荷蘭鹿特丹的受保護十字路口設立了自行車專用號誌,以保護單車騎士的安全。照片來源:Ralf Roletschek/Wikimedia Commons(CC BY 3.0)
事實上,受保護十字路口並非荷蘭獨有。早在1970年代初,美國城市就曾考慮過類似的設計,可惜當時主流規劃理念是讓自行車與一般汽車混行,並未得到廣泛採納。
如今,美國越來越多城市改弦易轍,從加州戴維斯市開始,接著是猶他州鹽湖城與德州奧斯丁,乃至於波士頓、西雅圖……。《彭博社》指出,一份非完整的清單顯示,美國有18州共裝設了100多個保護式十字路口,加拿大也有36個。
在導入保護式十字路口上,設計指南功不可沒。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美國州際公路和運輸官員協會(ASA)與美國道路交通管理局(AASHTO),都在新版的自行車道設計指南中增加了保護式十字路口與其他改進措施。NACTO的指南甚至以保護式十字路口為封面。
加州舊金山灣區佛利蒙市(Fremont)在2019年裝設了第一個保護式十字路口,目前該市已經擁有18個這樣的十字路口,另有15個處於不同的開發階段。西雅圖也在2024年裝設了第一個保護式十字路口。根據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針對舊金山第一個受保護十字路口的調查,96%的駕駛會禮讓自行車,而禮讓行人的比例則達到了100%。
「保護式十字路口象徵著一個重大趨勢的開始,」安全街道倡導組織,西雅圖社區綠道(Seattle Neighborhood Greenways)執行董事帕德爾福德(Gordon Padelford)在《X》上分析,安全島的設計比塑膠警示柱與標線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也因其舒適性,鼓勵更多人騎自行車。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