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她是史上第一位單獨獲選的藝人。泰勒絲不僅在流行音樂界備受肯定,事實上,她2022年頻繁搭乘私人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位居第一。2023年泰勒絲專機的飛行距離約可繞地球七圈。面對質疑,她購買碳抵換額度,又賣掉其中一台私人飛機,但媒體還是發現她今年的私人飛行累積已經超過20次,且多數航班並非出於工作需要。
2024年出爐的《機場追蹤報告》,列出了全球20座汙染最嚴重的機場,交通繁忙的杜拜機場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機場,而坐擁六座機場的「霧都」倫敦,則被評為航空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引言:英國為世界最早將淨零政策列入立法的國家。2022年7月,英國零碳飛行理事會(Jet Zero Council)更制定了2050年前,英國該如何達成產業淨零的策略及措施。其中不乏針對現行飛航科技的革新目標,以及政府未來如何與產業及國際合作的討論。
你知道嗎?一次長程飛行的碳排量超過某些國家一年的人均碳排。我們可以怎麼更環保地旅行與飛行?
聯合國各會員國所簽訂的《巴黎協定》在2016年生效,簽署協定的多數國家都表明要對溫室氣體的減量貢獻一定的額度——不過,來往於國與國之間的國際空運與海運,卻沒有被列入在控制溫室氣體的協定中。國際民航組織同年10月通過了「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ORSIA),主要目標在於減少國際線航班的排碳量、降低航空業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
有不少航空公司在網站上提供計算二氣化碳排放量的服務,乘客可以算出自己搭乘的航班所衍生的碳排,國際上也有數個氣候行動組織提供民眾自願購買減排憑證。然而,自掏腰包的同時,也必然要面對「這和買贖罪券有什麼不同?」的質疑——碳抵換會不會反而是一種速食式的做法,讓人認為「只要花一點錢買碳抵換,就可以亳不在意碳排坐飛機去渡假」。
日本前兩大航空——全日空與日本航空,宣示擴大使用「永續航空燃料」的期程,並且在世界經濟論壇裡的「潔淨藍天明日聯盟」簽署「2030志向宣言」,預計2030年和全世界的航空業一起,讓永續航空燃料占比推向10%。
航班數減少一半,剩餘的航班除了載運有限的旅客外,航空公司為了生存,大部分都改以貨機為主要獲利來源。在節約成本的壓力下,航空業默默走向了更環境友善的方向⋯⋯
全球航空產業因應綠色浪潮的減碳作法,如改用替代燃料、提升基礎建設、加強節能科技、實施排放規範及碳權抵換制度。
2008年,「全球版」的一日空中飛航示意圖出爐,光是看這些密密麻麻的小點,就足以令人瞠目結舌,若再以環保觀點考量每台飛機所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更加驚人了。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