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組筆電像拼樂高、熱水壺自己換零件 創新設計讓消費者變身修理達人

2025/05/13 林韋翰

當你的手機、筆電故障了,你想過可以自己維修嗎?電子垃圾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日益嚴重,根據聯合國統計,2022年全球產生約6200萬噸電子廢棄物,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8200萬噸;並且電子垃圾產生的速度是回收的五倍。為此,不少新創公司試圖翻轉「用壞即丟」的產品設計方式,打造出可以透過維修、更換零件延長使用壽命的電子產品。

Framework 筆電的可維修設計,讓使用者可以DIY更換處理器、電池、USB插槽等零件。照片來源:Framework

熱水壺、筆記型電腦,一把螺絲起子就能修

據聯合國估算,全球每年製造高達6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其中三分之一是小型家電,如烤麵包機、微波爐、熱水壺等,回收率卻只有12%。

對於大眾而言,維修家電可能是有門檻、有安全風險的事。歐盟調查指出,八成的消費者希望產品具備可維修性,但前提是維修過程簡單且令人安心。

為了符合大眾的需求,來自英國德蒙福特大學的凱(Gabriel Kay)設計了名為Osiris的熱水壺,使用者只需一把螺絲起子就能自行更換內部的電子零件。不同於傳統家電需要更換電線、電路的維修方式,凱將危險的零件採分離設計,使維修過程如同更換吸塵器的集塵袋一樣,簡單、安全,讓消費者更願意接受。

Osiris熱水壺是以埃及神話中代表重生的冥王歐西里斯命名,凱希望他發明的熱水壺能夠不負所託。他坦言,原本想針對智慧型手機這類快速汰換的文化提出解方,但最後選擇了毫不起眼的熱水壺。凱解釋,「這類家電普及率高,改變潛力也更大。通常提到維修,最大障礙是一看到電路板就卻步了。」

除了家電之外,維修權的概念也進入3C產品市場,例如:Framework公司所推出的Framework Laptop 13就是一例,這款可維修的筆記型電腦主打DIY,內部的零件都是插拔式而非焊死的設計,能讓使用者輕鬆更換螢幕、電池、鍵盤甚至是處理器。內部零件皆標有QR碼,掃描後即可閱讀更詳細的更換指南。

一位使用者描述,維修Framework筆電的過程「像是組裝樂高積木般簡單」,僅需要10到15分鐘便可更換電池、螢幕。此筆電也在全球知名維修網站iFixit上「可維修指數」中,獲得了難得一見的滿分。

根據《天下雜誌》,就連在光華商場花17萬台幣組電腦送給路人,而在台灣爆紅的科技網紅萊納斯(Linus),也在評測影片中讚賞Framework筆電的可維修性,「這麼多年來,筆電公司一直苦惱於如何做出一台可以讓消費者自行升級的筆電,今天,我們終於有了!」

歐洲各國推「維修權」入法

近年隨著維修權概念興起,各國政府也試圖讓維修權的精神入法。

英國開了維修權立法第一槍,於2021年開始要求洗衣機、冰箱和電視機等家電製造商,必須在產品停產後持續提供可替換零件至少十年,並確保專業維修人員可以常見工具更換零件。然而該法案也遭批評,只保障專業維修人員的維修權,而非消費者自行維修的權利。

根據循環台灣基金會,歐盟於2024年頒布的《維修權指令》(Right-to-Repair Directive)要求各成員國須在兩年內將該指令納入國家法律。這項指令賦予消費者在產品損壞或有缺陷時,擁有選擇維修或更換的權利。

全球每年製造高達6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其中三分之一是小型家電。照片來源:dokumol/Pixabay

同時,各國也應設置配套措施,讓維修變得更容易、快速、透明和更有吸引力。指令中規定各成員國至少實施一項促進維修的激勵政策,以振興維修市場。對此,奧地利發放了維修券、法國則是編列維修補貼基金等,這些政策也確實發揮作用,鼓勵消費者以維修代替購買。根據歐盟綠色新政的目標,推動維修權預估將在未來15年減少300萬噸廢棄物,並為消費者省下1765億元。

台灣目前雖然沒有相關的法令支持維修權,但許多民間團體早有支持維修權的理念,像是「小家電維修所」每個月定期提供家電「健檢」活動,幫助民眾修復甚至學習如何修理小家電,延長產品的生命。經過簡單診療後, 有七成的家電都能重獲新生。

近年來這類維修活動在台灣遍地開花,也讓「壞了不一定要馬上丟」的觀念逐漸普及。未來若有維修需求,不妨搜尋看看附近的小家電維修活動,用行動支持維修權!

高雄的「小家電診所」成立3年多,透過每週維修巡迴,每年挽救近萬具小家電。攝影:陳昭宏

參考資料

衛報(2024年11月9日),UK student invents repairable kettle that anyone can fix

The Engineer(2025年1月8日),How repairability could help address the e-waste crisis

Positive News (2025年1月13日),UK student brews design for a repairable kettle that anyone can fix

Wirecutter (2023年7月18日),Repairable Laptops Exist. So Why Don’t Companies Make Them?

iFixit , Framework Laptop 拆解

天下雜誌(2025年2月2日),電腦壞了不用重買!蘋果也跟進的全機可修筆電Framework,由仁寶撐腰

循環台灣基金會(2024年8月15日),維修權(Right-to-Repair)在歐盟的發展

循環台灣基金會(2024年1月),以「維修」取代「拋棄」,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小家電醫生

林韋翰

臺南人,台灣大學地理系畢業,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出生那一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是370ppm,希望能用悲傷和憤怒以外的情緒推廣氣候議題。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