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搭飛機旅行的碳排一筆勾消? 關於碳抵換 我想說的其實是⋯

2022/02/15 戴雅婷

有不少航空公司在網站上提供計算二氣化碳排放量的服務,乘客可以算出自己搭乘的航班所衍生的碳排,國際上也有數個氣候行動組織提供民眾自願購買減排憑證。然而,自掏腰包的同時,也必然要面對「這和買贖罪券有什麼不同?」的質疑——碳抵換會不會反而是一種速食式的做法,讓人認為「只要花一點錢買碳抵換,就可以亳不在意碳排坐飛機去渡假」。

「少飛一點幫助很大。不需要做到完美才能保護氣候。」(原文為德文)世界自然基金會在蘇黎世車站大街投放廣告,希望能提高民眾對飛行碳排的意識。攝影:戴雅婷

什麼是碳抵換(Carbon offset)?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用電、吃肉、開車、搭郵輪環島、坐飛機出國渡假等,這些日常活動都會排放溫室氣體。目前因COVID-19疫情不方便出國,因此疫情過後坐飛機出國旅行已是不少人心心念念的期盼或夢想。

不得不注意的是,飛行是日常活動裡最大的一項碳排來源。一趟來回長程飛行的碳排量,大約等於一整年開車上班或整年肉食的排放量。只是當今的生活難免需要出國工作、短期出差、旅行,筆者人在歐洲,也偶爾需要回台灣與親友相聚。

飛行這件高碳排活動,可以透過什麼方法來減少個人的碳足跡呢?其中一個方式即是碳抵換(Carbon Offset)。

國際上,目前有數個氣候行動組織提供民眾自願購買減排憑證(CO₂ emission reduction certificate)。民眾可以在網站上算出自己的排碳量,再購買所需的抵換量。舉例來說,如果民眾購買了一噸的碳證明,氣候行動組織就會把這筆金額投入在當地或其他國家進行的專案[1],並依據民眾購買的抵換量來減少同等的溫室氣體,透過這一加一減,便能達成所謂的「碳中和」。

目前也有不少航空公司在網站上提供計算二氣化碳排放量的服務,乘客可以算出自己搭乘的航班所衍生的碳排,並且可以直接用現金或累積的哩數進行捐款。

以購買碳抵換的方式來減少個人的碳足跡。圖片來源:購自Adobe Stock

瑞士Myclimate基金會長期實踐碳抵換 

總部在瑞士的Myclimate基金會長期致力實踐碳抵換。該組織在2002年成立,原本是聯邦理工大學(ETH)研究活動中的附屬機構,獨立出來之後,Myclimate已經在超過41個國家佈局,正在進行中的專案大約有144個,包括協助肯亞當地居民減少用木炭煮飯,改以沼氣、風力、太陽能、水力等不同方式取得能源;或是在不同地區進行植樹或保護森林的計畫。

有人便提出疑問:在瑞士產生的碳排為什麼不在瑞士抵換,而要到其他開發中國家進行?

其中一個理由在於,和在瑞士執行減碳專案相比,投入相同的金額,在開發中國家可以減少更多的碳排。也就是說,在已開發國家實施減碳措施的成本相對較高。

Myclimate與EuroAirport合作,乘客在網站上訂票時可計算航班的碳足跡,並購買所需抵換的碳足跡。圖片來源:Myclimate新聞稿

僅有2%~3%乘客自願掏腰包做碳抵換

許多客戶找上Myclimate做碳抵換,是想要減少因公務在飛機或開車的路程所產生的碳足跡,當然,其中也有人是為了抵換渡假而衍生的排碳。

Myclimate成立之初,每年的業務約有10%~15%的成長,直至2018年,碳抵換的業務已經比2017年成長了80%,2019上半年更因氣候遊行及瑞典氣候倡議者童貝里(Greta Thunberg)帶來的「Greta效應」,大幅成長了400%。目前Myclimate基金會85%的業務都來自企業與中小型公司,也有航空公司及旅遊相關機構因行銷的原因成為客戶。

儘管Myclimate的業績有所成長,但瑞士目前大約只有2%~3%的飛機乘客自願購買碳抵換,其中大部分是公司的出差行程,比例可說是相當的低。以顧客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航空公司把碳抵換放在購票的最後一個步驟,當旅客經歷了加價劃位、買行李額度、再加購其他服務後,通常不會想再多花錢購買碳抵換。

Myclimate也表示,航空公司應該簡化網路購票程序,把加購碳抵換的部分放在購買過程前面,或考慮將碳抵換直接算進票價裡。

氣候遊行讓Myclimate的業務大幅成長。圖中情境為2019年4月在蘇黎世市中心的青少年氣候遊行。攝影:戴雅婷

先避免和減少碳排 最後手段才是碳抵換

自掏腰包購買碳抵換必然要面對質疑的聲音。有人會問:「這和過去中世紀天主教徒向教會買贖罪券有什麼不同?」為了減少坐飛機出國玩所產生的罪惡感,會不會反而是一種速食式的做法,讓人認為「只要花一點錢買碳抵換,就可以亳不在意碳排坐飛機去渡假」。

筆者認為,重點還是在於避免和減少碳排。在難以避免或減少碳排的狀況下,碳抵換才是最後手段。在花錢買碳抵換前,可以先做一些相關評估:

  • 碳抵換是個人減碳的唯一方法嗎?
  • 能不能一開始就先避免或減少製造碳排?
  • 我準備好改變生活中的行為模式,讓自己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嗎?

最好的情況會是:仔細考量自己的每項碳排活動,一開始就以不要製造碳排為目標,例如:減少飛行的次數;再來是選擇比較低碳的方式,例如在歐洲的城市間移動,搭火車會是比搭乘短程飛機更環保的交通方式。

以筆者的經驗來說,先前從瑞士回台灣,因為沒有直飛航班,所以會先從瑞士蘇黎世飛香港,再由香港轉機回到台灣。同樣的旅程,更減碳的方式是從蘇黎世坐火車到德國法蘭克福,再從法蘭克福直飛回台灣——如此一來就能減少一段香港到台灣的短程飛行,而法蘭克福到台灣這趟無法避免的長程飛行,則可以購買碳抵換。雖然這會導致旅途時間加長了很多,然而這是幾經考量後,筆者認為對環境較好、自己能接受也做得到的行為改變。

 

註釋

[1] 由於二氧化碳會排放到大氣之中,在任何地方減少都可以,因此這些專案所做的碳排放抵減,並不限於任何特定的區域。

參考資料

戴雅婷

2016年移居瑞士,蘇黎世旅遊局訓練、授證的中英導覽員。曾任台南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社長、英語講師、南科管理局外賓接待、海生館解說員。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5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