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收到好幾期《技術在線》的通訊(*1),幾個頭條標題圍繞在「充電設施標準化之爭:日美均瞄準中國市場」與「主導權之爭——掌握了充電基礎設施,即可用電力控制汽車與家電」等議題。報導提到,目前以美國和中國為首的各國,都在投入鉅額資金發展智慧型電網,除了開發電動車充電站與在住宅內進行充電管理時使用的智慧電錶等之外,特別討論V2H及V2G的構想。V2H是Vehicle to Home的縮寫,是指利用電動車的蓄電池來為住宅內供電的構想。V2G 則是Vehicle to Grid的縮寫,進一步拓展了V2H的思路,通過管理大量電動車的蓄電池,來營運電網。
把一部汽油引擎車的引擎換成馬達,油箱換成蓄電池,就成了一部電動車,好像很簡單。事實上你真的可以在網站上買到套件,自行改裝電動車。只不過,這樣的車子,效率不會很高,也不可靠。由汽車製造公司特別研發設計的電動車,當然在性能上可比擬汽油引擎車,只是會很傷荷包(電池可能就佔了全車價格的三分之一以上,馬達含控制器也比非常成熟的引擎貴很多)。
九月初去美國參加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主辦的車輛動力與推進研討會(Vehicle Power & Propulsion Conference),今年的主題是油電混合與電池驅動車輛的創新與應用,以及如何達成未來社會運輸的永續性發展。會議中邀請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高階主管來進行專題演講;演講後的討論中,有不少的問題環繞著電池驅動車輛的不方便性、安全與價格等以及這些問題對消費者購車意願的影響。最後好像是通用汽車的副總裁脫口而出:「我也不願意買電動車。」
有足夠的市場需求的刺激,電動車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改良等一系列的工程活動,將在台灣真正落實生根,而不再只是(隨時可以外移的)代工的行為。
「節能減碳」如果沒有可以付諸實現的具體內容,也只不過是個口號而已。
既使我們願意長久忍受污染,石油總有一天會出現很明顯的供需問題,屆時,會以穩定的高油價顯示這個訊息。
無謂的建設,不但造成財政赤字,也破壞環境,浪費寶貴的能源與物資。
本世紀人類文明面臨兩大危機,就是因全球暖化引起的氣候變遷以及能源枯竭
台灣雖小,但是只要我們務實地看待這個世界,相信自己的能力,維護自己的信念與價值,我們不必等其他國家,我們可以提早走自己的路,化危機為機會。
5分鐘就從排氣管排掉2塊多新台幣,而一點距離都沒增加,這實在是跟自己的荷包過意不去,也無形中成為助長全球暖化或空氣污染的共犯之一。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