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炎夏,冷氣用電的成長已不可避免,但同時搭配的節能設計應更受人們重視。如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與國際能源署(IEA)所共同提出倡議,全球若能共同推動更有效率的冷氣系統,將可以減少接近4600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等同減下八年、以2018年為基礎的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持續抄電表的好處之一是每一步都能驗證家裡採用的節能手法,看看究竟能提升多少能源使用效率,好處之二是隨時間演進,檢視這些節能手法有無更精進的空間,或招式已老,可有更新的技術節能。
在城市暖化的趨勢之下,如何將既有建築改造,升級成低能耗的涼感建築,已成為許多城市的必要施政課題。
比起前次老屋改造,這次新家另一個新設備是「電池」!只要將「離峰時段」(晚間22:30~清晨07:30)電力存進電池,等尖峰時段再拿來用,配合之後申請「時間電價」,每度電最低只要1.65元(夏月為1.71元),不但節省電費,也能降低對尖峰用電的依賴。
低碳部落格仍將秉持一貫的立場,在不須對日常生活作徹底革命的前提下,對減碳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仍將時時提醒讀者,我們離升溫2℃的大限,還剩下多少的時間。
政府提供低廉的能源價格,等同是以全民補貼的方式,鼓勵民眾不用去思考能源取得的代價。
對於租屋而言,從更換燈具開始,應該是最立竿見影的節能方式。這樣的模式也能擴及到許多的舊建築。
若政府不願逐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補貼,使水電價格能符合實際成本,讓房屋的日常的能源費用佔比,足以影響交易的決定,否則要讓節能省水的改造意識,成為房屋交易市場的顯學,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有正確政策作後盾,當換下一顆傳統白熾燈泡,民眾新買的燈泡一定會更節能。同樣情況接下來也會發生在冷氣與冰箱的舊冷媒HFC、電視的待機電力等等。
明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可預期會有許多政策上的衝撞與民間抗爭,但科學真相絕非個人直觀或黨派立場所能決定,延宕行動的苦果,仍將由全體人類共同承擔。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