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城鎮追求的「韌性」,其實也可運用於個人、組織、國家,特別是朝向永續而努力轉型的企業!
「內在轉型」專案對轉型城鎮運動具有關鍵作用,不但可提升民眾的心理韌性,幫地方度過轉型階段挑戰,也能讓各項專案運作更加順暢,加快城鎮轉型的腳步!
經過TTT Arts Network的運作,藝術不再是看不見的無形價值;反而可經由人際網絡的串聯,替城鎮帶來許多看得見的實質效益!
要讓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落實節能減碳有兩大關鍵,一是提供具體的實質效益 (像節省電費開銷),其次是可感受參與的樂趣所在(比方跟鄰居互動)。
轉型城鎮運動中的「再經濟專案」,目的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進而帶動在地經濟的活絡!
轉型城鎮運動的「在地貨幣」,消極面是為避免城鎮太過依賴全球經濟,積極面則是用來促進在地經濟發展。
轉型城鎮運動的在地食物專案,並非要取代傳統超市通路。重點在於,多用在地食物不但能縮短食物旅程,還能灌注在地經濟活水,並支持友善環境的有機小農,同時提升城鎮食物供給系統的彈性與韌性。
推行社區轉型這段過程並不容易,由於當地居民已經習慣石油帶來的便利和生活習慣,要改變大家對於石油的依賴,如同徒手推倒牢固的高牆一般困難。
此番低迷景象,開始讓城鎮居民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體會比短期繁榮更重要的事,就是如何保持遠見(vision),並回應地方所遭遇的問題。
合樸農學市集也採用轉型運動之概念,即是讓市集成員、農友,經由教育後了解永續,共思在農學市集的運作過程中,如何能夠更節能減碳,回應暖化之衝擊。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