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全球循環數據滑落 「2024循環差距報告」揭不斷消耗的地球

2024/03/14 梁曉昀

2024年「循環差距報告」出爐,再次強調全球應作出更積極的循環經濟行動,透過改變「遊戲規則」,例如新的經濟指標或政策及財稅資金等政策,影響經濟模式。即使現在全球循環經濟討論度倍增,但實際占比卻滑落,且全球經濟物質消耗總量不減反增,過去五年裡全球就消耗超過5000億噸材料,相當於整個20世紀的消耗總量,實為驚人。


2024「循環差距報告」。照片來源:擷取自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

今(2024)年1月底發佈第七版的「循環差距報告」(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指出,即使循環經濟已成為新興商業模式主流,甚至在過去五年討論度翻倍,但2023年全球循環率卻從2018年的9.1%下降至7.2%。與此同時,隨著消費速度增快,全球經濟物質的消耗總量不減反升,光是過去五年全球就消耗超過5000億噸材料,相當於整個20世紀的消耗總量。

多項量化數據在在顯示,全球經濟仍高度仰賴新的原物料,若未能立刻行動,我們將越來越背離社會與環境目標。

2023年的全球循環率下降到7.2%。照片來源:擷取自CGR 2024

跳脫GDP數字依賴,改變遊戲規則

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循環經濟基金會(Circle Economy Foundation)從2018年開始於每年初發佈「循環差距報告」。今年的報告強調,是時候該付諸行動,徹底改變過往對GDP等經濟數字的依賴,並善用經濟學,運用其他新經濟指標來促進人類健康、公平及環境與經濟活動發展。

為了顛覆過往線性經濟「取用-製造-浪費」的思維,需改變「遊戲規則」,透過政策制定、財稅資金控制,大刀闊斧的跨部會或不同社會角色協作,來提出適合且具體的策略,因為沒有一個行動者能單打獨鬥來推動規劃。

例如各國之經濟部、財政部與多邊組織、國際金融機構等,可以共同努力改革國際金融和貿易架構,以確保所有國家都有能力投資永續發展,將資源挹注在有利於循環經濟發展的方向。

給不同層次收入國家之政策建議

報告根據國家收入劃分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對高收入國家(higher-income, HIC)來說,應從根本減少物質消耗。美國、日本、英國和加拿大占了全球僅17%人口,卻消耗了全球1/4的原物料,且人均消耗最多的是非金屬礦物和化石燃料。報告建議,可透過立法激勵房屋改建、再利用建築物及其組件等,或制定二次建築材料的認證制度、產品耐用性標準,並加強與落實維修權制度。為了刺激融資潛力,報告更建議重新思考會計標準,透過稅收來提高非永續產品的價格。

而中等收入國家(middle-income, MIC)應穩定物質消費,追求永續發展,著重改善製造業與循環農業。報告建議,製造業應實施公共禁令和污染限制、強制推行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並且要求所有新生產產品應達一定比例的回收料;資金則必須引導至再生農業。

最後,對低收入國家(lower-income, LIC)來說,增加物質消費滿足需求應是優先項。孟加拉、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擁有全球近半(46%)的人口,但其物質足跡僅占全球的18.5%,人均物質足跡每人每年5噸,但可稱為永續的人均物質足跡是每人每年8噸,因此對這些國家來說,首要目標是提高生活水準,增加原物料使用、基礎設施、商品和服務,報告也建議發展再生農業和智慧城市。

對孟加拉等低收入國家來說,報告建議的首要目標是增加基礎設施、提高生活水準。照片來源:WorldFish/Flickr(CC BY-NC-ND 2.0 DEED)

另外,報告也主張制定一項涵蓋經濟不平等、基礎設施投資、社會福利與永續性的當代新政。報告更指出歐盟和美國等國的「公正轉型基金」,除了可以用來支持採礦業內部、外部的轉型,更能敦促企業投資具有「綠色」技能的人才,進行更多培訓。

食品、建築、製造三大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2023年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不僅多個月份均溫創新高,連海水溫度也連連飆破紀錄。遺憾的是,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對於循環經濟卻毫無新進展與共識,僅對永續發展之解決方案表示肯定與鼓勵。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全球有4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產品製造,包含食品業、建築業與製造業;另外55%來自能源生產。

隨著人口成長,報告建議著重於以更智慧的方法生產食物,避免食物浪費,並注重當地、季節性和有機食品的運輸強化和儲存管理,減少運輸中之耗損,亦可減少對化學肥料和運輸的需求,最終減少排放和材料的使用。建築部分則應提高建築效能,優先考慮循環材料和方法。與傳統鋼材和混凝土相比,可考慮木材或CLT等有機材料,利用模組化結構來減少水泥和鋼材的使用。

至於製造業,則可避開快時尚,無論是服飾、配件,應優先選擇天然、在地的永續紡織品,以及更高品質與耐用的商品。此外,也應延長機械、設備和貨物之使用壽命。報告更提出主流產業共生以提高效率的方案,讓產業透過緊密合作,共同改進製程、轉移廢棄物、降低產量損失,以節省大量材料和排放。

台灣的下一步?

目前台灣的5+2產業創新計畫及淨零12項關鍵戰略中,循環經濟皆為重點項目之一,但產業發展不僅是口頭說說、投入資金研發而已,還有賴法規層面全面強化既有的《廢棄物清理法》,並將資源引入循環法則與系統中,使廢棄物最小化,朝《資源循環促進法》邁進。

此外,為鼓勵使用塑膠再生粒料,環境部也規劃,塑膠容器產品設計若符合一定條件與使用再生料達25%,將有塑膠回收清除處理費優惠等政策,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完成塑膠循環利用之法制草案。

參考資料

  1. 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
  2. IISD(2024年1月24日),Circularity Gap Report Shows How to Shift to, Grow, and Build Circular Economy
  3. Social Europe(2024年1月24日),Six ways to tighten the circular economy
  4. Circular Online(2024年1月24日),Circularity Gap Report calls for circular economy policies from Governments
  5. Green Biz(2024年2月1日),Follow these 4 tactics to close the world's circularity gap, report says
  6. Renewable Matter(2024年1月25日),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 A ROADMAP TO LEAD THE WORLD TOWARDS THE CIRCULAR ECONOMY
  7. Euronews(2023年9月5日),EU ‘Green Claims’ directive will tackle greenwashing’s crafty cousin, circular washing, too
  8.  European Parliament(2023年12月5日),Deal on new EU rules to make sustainable products the norm
  9. 環境資訊中心(2023年11月10日),塑膠容器使用綠色設計和再生料 生產商最高享七折回收清除處理費率優惠

梁曉昀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研究範圍包含:國際氣候政策、低碳轉型、公眾參與與綠色振興等議題,期作為臺灣邁向低碳永續的小螺絲。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