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亮到你、苦到我——趕走夜晚的光汙染

2021/02/26 李昱德

隨著科技進步,人們開始擁抱更亮、更節能的LED燈。然而,隨著開燈的時間變長、燈的亮度更高,「光汙染」的問題也跟著惡化,光害對我們和周遭的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都市的光汙染產生「天空輝光」遮蔽了滿天星斗。圖:StockSnap/ Pixabay

  國際暗空協會(IDA)在全球對抗著光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除每年頒發IDA暗空獎項給致力於「保存黑夜」的人或是社群外,也指定「國際暗空公園」、「國際暗空保育區」與「國際暗空社區」等「暗空地點」作為對成功保存理想黑夜狀態的肯定。

  只是,IDA這麼努力「守護黑夜」的目的何在?這些隨處可見的方便照明設備,影響真的有這麼大嗎?

 

又亮又省電 LED燈成光汙染元兇

  能源政策非政府組織CLASP的研究顯示,照明用電占全球總用電量的15%,並排放出全球將近5%的溫室氣體,有些城市的照明費用更占了總電費支出的二成至四成。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地方已經改用更省電的LED燈,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泡。但是,這些LED燈卻造成了其他的問題。

LED燈泡比傳統燈泡亮上許多,但也讓光害變得更嚴重。圖:Engin_Akyurt/ Pixabay。

  毫無疑問地,LED燈泡比傳統白熾燈泡省電許多,氣候小組(The Climate Group)推估,如果全球都改用LED燈,可以節省50%至75%的照明用電;這或許能改善排碳、用電量的問題,卻同時強化了光汙染或是光害的影響。

  《國家地理雜誌》形容,高亮度的燈泡已經「偷走了夜晚」,過多的照明不只傷害了那些生命週期需經歷黑暗的生物,也強制扭轉了我們的生理時鐘。改用亮度更高的LED燈之後,這個狀況變得更加嚴重——全球現在已有83%的人口居住在受到光汙染的地區,深受光害的影響。

  研究顯示,克氏溫度4000度的白色LED燈,大約讓光害變為2.5倍;從地球軌道目視地球亮度,在2012年至2016年間也出現了每年2%的增長。除此之外,LED燈還會釋出更多的藍光,增加眩光並傷害人類視力。

 

照光影響大 光暗程度改變生物作息

  正因為光汙染無所不在,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需要加以重視,尤其是因為許多生物仰賴明暗的變化,來判斷何時該飲食、睡眠、獵食、遷徙,甚至是繁殖,無所不在的強光已經嚴重影響生物原本的習慣和生理時鐘。

 

人造光源會影響一般生物的生理時鐘。圖:SichiRi/ Pixabay 

  舉例來說,2017年〈自然〉期刊(Nature)的一篇文章,針對花粉植物的夜間授粉狀況進行研究,結論指出:受人工光源影響的植物比起在黑暗中的植物,效果下降了62%。

  另一份由以色列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進行的研究則發現,大堡礁內有超過130種珊瑚礁靠月光「暗示」其繁殖時間。每年十月、十一月的滿月時分過後,這些珊瑚礁就會釋出精卵到海水中,不過都市產生的天空輝光會遮蔽月光,減少珊瑚的繁殖機會,並降低其生存率。

  對人類而言也是如此,人類同樣需要黑暗才能享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若夜晚長時間暴露在帶有藍光的燈具之下,會抑制褪黑激素正常分泌,使得身體難以進入深層睡眠狀態,影響免疫功能、新陳代謝率等身體功能。

  因此,為使光線對生物、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放棄一定程度的光明去「擁抱黑暗」,對我們而言仍是個重要的調劑過程。在暗空協會的倡導下,也有更多的政府開始正視光汙染的問題,期待有一天,人類可以在光與暗之間,取得生活與環境的平衡。

 

【參考資料】

The 2020 IDA Award Recipients

Dark Sky Reserve Networks Usher in Earth Law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as a new threat to pollination

Illuminating the Effects of Light Pollution

Globe at Night

City street lighting – Global switch by 2025

Lighting: A global transition to highly efficient LED lamps would avoid 801 Mt of CO2 emissions

Our nights are getting brighter, and Earth is paying the price

LED Practical Guide

 

李昱德

李昱德,政大外交畢業後於媒體擔任環境線編輯,處理的新聞涵蓋氣候變遷、永續發展、食品安全等,而後前往倫敦大學學院攻讀環境與永續發展碩士學程,畢業後於國際氣候發展智庫擔任助理研究員一職,後轉往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任職,持續研究永續發展議題。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