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兩度,而這一代人又是怎麼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面對日益嚴峻的城市熱島效應,「屋頂」被視為打破空調與室外溫度惡性循環的重要工具,然而,政府大力推廣的冷屋頂、綠屋頂與太陽能屋頂,究竟哪個最有降溫效益?
人類文化中充斥著花卉,從婚喪喜慶到人情送禮、感情表達都有其蹤影,不過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一朵花可能要遠渡重洋才可以抵達收禮人的手上,這其中又有多少碳排放呢?
魚市場、餐廳每天丟棄成千上萬的廢貝殼,不少研究人員已看到它的潛能,做成創新的多孔隙混凝土,不僅減少了垃圾,改善了淹水,也降低了建材的碳足跡。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