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陽台近年在德國興起熱潮,那些以前無法使用太陽能板的人,終於可以在自家陽台發電了。插入式系統不僅安裝簡單、價格低廉,很適合租房子的人或公寓住戶。歐洲政府紛紛推出補貼政策,並簡化登記程序,太陽能陽台市場正迅速增長,迎接更多人加入能源轉型的行列。
全球首艘以再生能源及氫能驅動的零排放船隻「能源觀察者號」(Energy Observer)於2020年正式展開環球之旅,歷經多年航行後,正準備完成最後一哩路。與此同時,國際海事組織(IMO)也在研議航運業碳稅的可能性,雙管齊下,航運業有機會成功轉型嗎?
為了因應氣候危機,歐洲各地的古蹟開始裝上太陽能板,引發了文物保存和氣候行動之間的衝突。義大利著名的龐貝古城裝上了「隱形太陽能板」(invisible solar panels),將太陽能板融入在古城之中,試圖找到新與舊共存的可能。
去年(2022)可謂多災多難的一年,不僅俄烏戰爭開打,許多國家還遭受世紀洪災、暴雪及熱浪襲擊,當國際間不斷接收科學家的警告:「這只是一個開始」,究竟各國的努力有沒有讓全球碳排放量下降一點?
「綠色製冷倡議」 (green cooling initiative) 估算,到了2030年,由冰箱與冷氣等製冷設備貢獻的溫室氣體,恐怕會占全球高達13%的排放量。如何快速削減這些設備的碳足跡,已經不能再等了!
澳洲家庭裝設太陽能板發電自用的比例高,但是卻很常因為白天用電量不多,而浪費了多餘的發電量。因此,澳洲的電力公司近年試著在社區中設置「共享電池」,計劃把整個社區白天多發的電儲存起來供晚上使用,目前試驗結果看起來十分成功。
因應瑞士2050能源政策,郵政公車公司也開始多方嘗試能源的替代方案。瑞士許多市區公車系統都是採取電力化的系統,除了電動化公車之外,現在公車總站更進一步採取太陽能充電的方式。
位於荷蘭的 Kipster,是一座既對動物友好,也追求環境友善的養雞場。他們除了提供母雞舒服的生長環境之外,更企圖打造碳中和雞蛋,實踐其永續目標。
去年再生能源發展又傳捷報!綠能裝置容量已「連續」五年超越化石燃料及核能的新設容量。
日本太陽能電動車發展已經逐漸有商業化的水準,有許多效能好的車款紛紛被推出。今年七月,日本還發表了全年將可能只靠車身上太陽能板驅動的電動車(實驗車),多年來的研究算是又立下另一個里程碑。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