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性碳市場正面臨信譽和品質的挑戰,為了重建信任,國際機構正加強合作,推動通用標準。企業會優先考慮以自然為本或新型的碳移除技術,並重視碳抵換額度的綜合環境效益。有人認為,自願性碳市場面臨萎縮,其實是一種「重組」,更加永續的2024年自願性碳市場指日可待。
碳紅利是指把徵收到的「氣候收入」依比例歸還給民眾,或獎勵減碳有成的企業或家庭。一方面可以補償生活中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一方面可以避免民眾受到成本轉嫁的間接剝奪。國際上已有幾個國家施行碳紅利制度,他們是如何分配的呢?
碳抵換(Carbon Offset)是什麼? 無論是搭車上班,或是參與一場會議,即使再怎麼環保,日常活動還是會產生二氧化碳。所謂的零碳,並非零排碳的意思,而是透過減碳計畫來抵銷碳排,這就是碳抵換的概念。
因應全球對碳價的管制,特別是歐盟即將啟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台灣將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以『碳費先行』,並逐步朝向『碳稅或排放交易』的碳定價模式。然而,修法過程中充斥著企業『缺綠電、缺碳權』的聲音,質疑『碳費』僅為增加政府收入而不具備成本效益,希望政府改採『排放交易』並建立『碳權交易市場』,以回應企業龐大的碳權需求。 然而,這樣的呼籲到底是否與國際淨零趨勢一致,或只是企業淨零漂綠的包裝?本文就以最新的世界銀行《2022年度碳定價趨勢與現況報告》,針對『產業新缺——第七缺:碳權』進行綠色查核。
2013年,富比士排行榜引用了一項調查,稱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微軟(Microsoft )、谷歌(Goofle)等企業同為全球最具社會責任聲望的企業。迪士尼在近年來的淨零風潮中宣布,將在2030年達到範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和範疇二(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如:購入的電力和熱能)的淨零排放。
經歷兩個禮拜的冗長談判,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終於在英國格拉斯哥拉下簾幕,結果雖遭多方批評不足以達到限制增溫1.5度的目標,但慶幸的是,懸宕多年的《巴黎協定》第六條協議(Article 6)終於拍板定案。
近年日本的活動,像是大型展覽、運動比賽等,可以透過「J-credit」達成零排碳,而像在台灣也十分知名的寶塚歌劇,就有阪急電鐵與大阪瓦斯兩家企業,支持他們做零排碳公演。
政府雖然宣示,我國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基線(Business As Usual,BAU)要回到2005年的基準,但為了支持高排碳產業,卻先大增排碳量82%,然後才想盡辦法要把這82%減掉,然而到目前為止政府所提出的減碳辦法非常不實際,甚至令人質疑只是為了幫國光石化、六輕五期等高排碳產業環評解套。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2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