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除了反怠速 我們還能做什麼?

2008/07/25 龐德
我國對於汽機車的排放及耗能標準,幾乎可說是全世界最嚴格的,許多先進國家(空氣品質大幅優於臺灣)生產的汽機車在進口臺灣時,還常常無法通過檢驗。但奇怪的是,臺灣的空氣品質卻仍還是那麼糟。

圖/Flickr創用分享 by gmeurope (CC BY-NC-ND 2.0)

   近來大家都在談節能減碳,燃燒石油排放廢氣的汽機車,首當其衝成為被檢討的對象,而其中最令人注目的莫過於部份縣市政府的反怠速政策。反怠速這個動作,不僅改變車主的用車習慣,也會增加車輛部份零組件的消耗,但引擎熄火當然也就不燒油也不排碳,故反怠速政策絕對是所有用車人必需花心思去瞭解的。

   但是我也覺得,主管機關實在枉費了許許多多民眾的期待,特別是在針對汽機車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上。


法令嚴格 但改裝車仍四處跑
   我國對於汽機車的排放及耗能標準,幾乎可說是全世界最嚴格的,許多先進國家(空氣品質大幅優於臺灣)生產的汽機車在進口臺灣時,還常常無法通過檢驗。但奇怪的是,臺灣的空氣品質卻仍還是那麼糟。

   相關法令這麼嚴格,但路上跑的汽機車所排放有毒物質卻是有增無減,我個人認為是以下幾點所致:

   第一、政府長期放任監理所驗車不確實。

   在前些年車輛數目大幅增加時,因監理所無法容納而開放民營代驗廠,使原本就漏洞百出的監理驗車工作更是後門大開。民營代驗廠在多年運作下,現已成驗車主力,在監督不周的情況下讓一些已經脫離原廠設定的車,竟也都能通過定期檢驗。這也是為何在台灣常見到各式各樣的改裝車輛四處穿梭,而改裝更使得原符合現行規範的原廠設定,變得毫無意義。

   此外,在修車廠常見到車主是因儀表板上 check engine 燈亮起而送修;一般而言,check engine 燈亮起時表示車輛中與排廢氣控制有關之組件故障,且多半都是因為觸媒轉化器不良。觸媒轉化器是最主要的毒氣過濾裝置,因其價格十分昂貴,有些車主常常因知道反正驗車不會有問題而放棄更換新品,而以一般直管(不具有任何毒氣過濾效果)代替,更有許多人因為迷信裝一般直管,會比觸媒轉化器有力,而把沒壞的觸媒轉化也器拆下。這些扭曲的現象充斥在各地,數量無法計數,他們對我們空氣品質的破壞,應最迫切需要被阻止的 。

稅率設計 未能與時俱進

   第二:牌照稅燃料稅的設計失當。

   國內牌照稅沒有設計出場條款,不論這部車使用多久、設計是否吻合現代需求,所需要繳納的金額卻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不同時代背景所生產出來的交通工具,一定會有不同的設計重心。現在油價這麼貴,看看市面上推出的新車,是不是一堆都有15km/l以上的省油實力,但牌照稅卻仍是依c.c.數來徵收。

   又台灣的機車密度全球第一,最近拜油價上漲,機車通勤族更是大幅的數量持續增加。資料顯示都會空氣污染物裏有80%,都是來自於移動車輛中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而這其中機車佔了一半以上的比例。機車由於排氣量小,無法做出高效率燃燒,使得龐大的機車群不僅污染環境,更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與行走空間,其所排放的廢氣更對騎士與其他人健康造成最大威脅。巧的是二行程機車由於構造簡單不易損壞,反正用再久也是一年幾百元的稅,我們還是得天天看到聞到他們的白煙,痛苦不堪。

   因此,根據以上兩點,即使我是支持政府的反怠速施政,但在這個簡直可以用百廢待舉來形容的汽機車空氣污染防治環境下,我們除了反怠速,應該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先做吧。

龐德

NEWS98電台《汽車俱樂部》及《交通安全搜查線》節目主持人,同時也是雅虎汽車網汽車專家專欄作者。曾任德國不萊梅KNOLL BMW Motorsports技師、TVBS文字記者等,並為各大電視台汽車相關節目固定受邀來賓。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