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參與生態校園復育、綠領建築師培訓工作坊等計畫,2011年走訪日本、歐洲、美國綠建築,關注與自然環境共生之建設,更在乎台灣未來對於生態景觀的建設與發展。
面對日益嚴峻的城市熱島效應,「屋頂」被視為打破空調與室外溫度惡性循環的重要工具,然而,政府大力推廣的冷屋頂、綠屋頂與太陽能屋頂,究竟哪個最有降溫效益?
魚市場、餐廳每天丟棄成千上萬的廢貝殼,不少研究人員已看到它的潛能,做成創新的多孔隙混凝土,不僅減少了垃圾,改善了淹水,也降低了建材的碳足跡。
在印尼,一場融合信仰與環保的綠色革命正在悄悄發生,不僅體現在清真寺建築加裝太陽能板,更延伸到齋戒月中,將環保理念結合信仰,進一步深入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