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台電動車充飽電可開 400 到 500 公里,但據交通部統計,一天最多也只會開到 80 多公里,意味著除遠遊外,電量大多時間都高於 80% ,其餘時間便能支援尖峰用電,如此一來,就算不蓋下一座電廠也無妨。"
Andy 認為,與其強調做環保,不如花費心力做個對生態友善、效率高,同時又非常吸引消費者的產品,「而電動車本身就是一台效率取向的車。」從「宅電顧問」共同創辦人陳青佑(Andy)口中,很少聽到「環保」,開口閉口卻不離兩個字──「效率」,他強調,「只有達到效率,才是真正的環保。」
(宅電顧問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青佑。來源:陳青佑)
(充電不便是推廣電動車的阻礙,宅電積極與社區協商,加速充電站設置。來源:宅電顧問)與此同時,為了解決充電站難找、站體狀態資訊不足的問題,宅電著手開發充電站搜尋軟體,優化現有軟體中的痛點,痛點包括地圖雜亂、定位不準、狀態不明及充電效率資訊不足等疑慮。「我們直接內建地圖,所以定位穩定,能直接導航到停車場入口處,還能預約充電、看有沒有人在用,以及你是哪款車、需要充電多久。」「充電站不該只是一個站體,而是成為一個渠道、一個入口,導入更大的商機和應用。」
(宅電推出充電站搜尋軟體,優化車主的使用經驗。來源:宅電顧問)
(宅電期許打造出完善的電動車生態系,找到更多能源應用的可能。來源:宅電顧問)宅電致力打造「有效率」的推廣方式,從各層面優化電動車使用經驗,把「買電動車」這件事塑造成一個可口的商品,減少碳排放只是起步,他們的野心,是進一步帶動節能革命。Andy 直言:「環保不能當作行銷的口號,效率才是商業模式的核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6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