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紅、藍、綠色等顏色鮮豔的塑膠裂解速度快,更容易形成微塑膠,加速環境汙染。因此專家建議,廠商設計塑膠製品時,應減少使用鮮豔的顏色,不僅能延長產品壽命,還能夠降低微塑膠汙染。
復古風潮再起,黑膠唱片迎來大復興。然而,許多唱片公司為了提升銷量,同張專輯會發行不同版本的彩膠或圖案膠,而黑膠唱片的原料是聚氯乙烯(PVC),從生產過程、運送到被丟進垃圾掩埋場,反而衍生了更多的環境問題。今年,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和酷玩樂團(Coldplay)都推出了永續的黑膠唱片,試圖能在這股黑膠復歸風潮中找到平衡。
在這充斥著塑膠的年代中,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塑膠可能已讓你見怪不怪。然而,根據美國最新調查,從超市販賣的榖片、優格、水果罐頭,到速食店銷售的漢堡、薯條、炸雞塊,除了少數例外,幾乎都含有雙酚和鄰苯二甲酸酯等塑化劑,甚至連常見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產品也受影響。換言之,你吃進的塑化劑,可能遠比你想像得要多得多!
自2023年8月1日起,台灣環保署(現已升格為環境部)公布8大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材質之免洗餐具」。回顧當年,台灣限塑政策啟動,生物可分解塑膠成為產業新星。業者股價飆漲,拿下多項政府標案,更布局國際,在廈門、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開拓業務,企圖讓台灣成為垂直整合大中華區市場生質塑膠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龍頭。從新星到禁止,十八年河東河西,這是台灣生質塑膠的未竟之路。
世界環境日已屆50週年,今年主題聚焦於塑膠汙染的解決方案,然而全世界每年製造出約4億噸塑膠垃圾,卻只有不到10%被回收。人均塑膠垃圾製造大國前三名則依序是美國(每人每年130公斤)、英國(每人每年98.7公斤)、南韓(每人每年88.1公斤)。
前陣子《人選之人─造浪者》影集在台灣大受歡迎,影集的其中一個故事軸線聚焦在虛構的生物可分解塑膠「BPL」及其引發的爭議。回歸到現實生活,曾為新興材料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也因為難以回收的困境,政府宣布將於今年8月率先禁用PLA材質的免洗餐具。不禁讓人思索,未來世代還有哪些替代塑膠製品的可能。
據最新的《2023塑膠垃圾製造者指數》報告,全球一次性塑膠垃圾總量再創紀錄,既帶來污染,也帶來氣候危機。細看報告內容,在塑膠回收規模擴張有限下,加強監管力道就很重要。而包含台灣廠商在內的石化企業做出重大的回收承諾,也扮演重要角色。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財團」(Nippon Foundation)與《經濟學人》(Economist)集團旗下智庫「經濟學人影響」(Economist Impact)」今年發佈的聯合研究指出,若缺乏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公約,光是全球前20大經濟體(G20)2050年的塑膠製造量,就將暴增至4.51億噸,比2019年增加將近3/4。研究指出,想要扭轉塑膠激增的趨勢,必須從禁塑、生產者責任延伸與課稅「三管齊下」,才能收得顯著的效果。
台灣是手搖杯的天堂,不過也因為如此,台灣人一年就可以消耗掉22億個一次性飲料杯,如果沒有經過妥善的回收,最後都會成為可觀的塑膠垃圾,於是共享杯成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之一。在國外,是如何推動共享杯的消費文化,讓喝飲料也能很環保呢?
2018年,垃圾面積就已經超過160萬平方公里,重量更是達到8.7萬公噸,因此又被稱為「海洋垃圾浮島」,整個範圍是美國德州的兩倍大。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5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