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既有的日常步調,讓上班族或學生逐漸習慣自然風,習慣走路、開始搭公車移動,這些伴隨寶可夢熱潮出現的低碳生活方式,讓人始料未及。
日本的資源能源研究所針對一般辦公大樓的夏日用電時段進行推估,發現空調占48%、照明24%、電腦等辦公事務電器為16%,而電梯為5%。要讓辦公室在夏日降低用電量,又不至於陷入無冷氣的阿鼻地獄,還是有很多聰明的策略可以選擇。
根據2014年修正的「指定能源用戶應遵行之節約能源規定」,有20種指定能源用戶必須符合冷氣不外洩、與禁用白熾燈泡規定。包括我們日常生活最常接觸的便利商店、化妝品零售店、銀行郵局、餐館,服飾品零售店、電器零售店等等,全國總數約22.4萬家,總用電120.1億度。
日本在311福島核災之後,除了沖繩電力之外,其他九家原本擁有核電廠的電力公司頓時短少大量電力來源,因此必須在短時間內做好規劃,為夏日的用電尖峰做出準備。
這些家庭面臨的不純粹是電價或瓦斯費用漲不漲的問題,他們原本就願意減少能源使用,問題在於,在缺乏足夠的社會資源下,能源成本加諸在生活上的壓力,排擠家中的飲食、教育費,導致他們不但犧牲了生活品質,也犧牲健康。
國家地理雜誌 @natgeo 目前有5千萬追隨者,位居全球最受歡迎的 IG 帳號前20名的榜單內,而榜單內的其他帳號都是知名影歌星與運動明星。
氣候變遷或災害帶來的衝擊,不僅是一次性農損,藏在背後的那些長期復元過程中對於生計,乃至於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才是最不堪的部分。受災的弱勢民眾,往往會反覆受災,直到他們陷入崩潰境地。
氣候變遷下,極端氣象事件將會增加,納吉斯的案例讓世人警覺,原來女性在天災下受到的衝擊更大,有著極為明顯的氣候不正義。但氣候變遷這麼嚴重,女性造成的碳排放是相對較小的,因為一直以來,她們都沒有「能源消費」的主導權。
產業結構、經濟趨勢、人口家庭數、能效政策,與天候因素,是五個關係著電力需求起落,最重要的原因。
春季正值冷熱季節轉換之際,天氣反覆不定,往往會有用電浪費的狀況發生。低碳生活部落格整理了一些春季節電可以採用的策略,讓大家輕鬆省電,又維護生活品質。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