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末總伴隨關鍵字熱潮,2024年出現了哪些環境新詞?從「超級通勤者」到「碳牛仔」,這些新詞你都認識嗎?
正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是減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大好時機,全球需要從每年增加1%轉變為每年至少減少5%。
今年9月全球升溫達1.8°C,是史上最熱的月份,而11月有一天升溫甚至已達2°C!世界氣象組織也估計,今年全球平均升溫已達1.4°C,距離1.5°C已近在咫尺。
建築行業的公司正在「鎖定」未來幾十年的排放量。可惜的是,沒有一家有評估其所需揭露碳排放或能源強度至何種程度。
國際能源署IEA的再生能源年度報告指出,未來6年(2022-27年)全球再生能源安裝量將大爆發,相當於之前21年累積的裝置量!
埃及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落幕之後,今年各種氣候相關報告大多都已出爐,《低碳生活部落格》彙整過去這一年跟氣候變遷和淨零行動有關的重要指標,並將之濃縮成十張簡單易懂的視覺化圖表,帶大家快速回顧2022十大綠色趨勢~
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至少有40%的國內衝突,與自然資源的開採有關。一場俄烏戰爭,更也凸顯了依賴全球糧食和化石能源供應鏈的脆弱性。
若要回到2度C或1.5度C的正軌,從現在起到2030年這8年,全球必須減碳30~45%,平均年減幅約4~6%,相當於每年都要繳出2020年(疫情正夯)的減碳力道才夠!
IRENA報告列出了能源轉型的6大技術途徑,包括: 再生能源、能源效率、電氣化、使用氫氣、化石燃料與生質能源的碳捕捉封存。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可說是國際間公認最精確、有效的建築能源管理工具,不僅能讓民眾有感,還可帶動建築的節能改造。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