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估計,未來20年中,每年能投入3500億美元於創新潔淨技術上,將有機會保住75萬個工作機會,同時讓全球達到碳中和目標。
其實,有不少人對於工業節能,常帶有與經濟發展互斥的成見。但岩崎工業的例子告訴我們,只要經過詳盡的節能規劃,是真的可以達到很好的省電、省荷包效果,而且工廠還能提高產品良率,讓工作環境更完善。
若一棟建築能在一開始設計階段,就順應當地氣候條件,被賦予良好的隔熱/隔冷、遮陽、通風等功能,即使在沒有置入太多的主動式設計之下,也能讓建物在「整個生命週期」上,都是節能減碳的。「氣候服務」在此一脈絡下,就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日本還有各式各樣的燃料電池在正進行技術突破,未來可望大幅降低燃料電池價格,有益於燃料電池的普及。看起來,除了氫能之外,日本希望讓燃料電池發展更多元化
面對炎夏,冷氣用電的成長已不可避免,但同時搭配的節能設計應更受人們重視。如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與國際能源署(IEA)所共同提出倡議,全球若能共同推動更有效率的冷氣系統,將可以減少接近4600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等同減下八年、以2018年為基礎的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最近,聯合國《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才顯示,2019年全球電子垃圾量創新高,在短短五年內竟增長了21%!要怎麼降低這嚇人的數字,讓修復形成一種風潮,會是一個好辦法
離岸風場有個大爭議,就是開發時到底會不會對鯨豚及鳥類等物種造成生存上的威脅,這也是許多公民和環境團體有所顧慮的。要怎麼弭平大家的疑慮,也許可以試試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拼出風場和生態圖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