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能源效率本身即是一種「隱形能源」,似乎隱藏在並不顯眼之處。然而,根據近年IEA的統計,全球能源效率投資的資金額度與所能產生的節能效果是如此巨大。所以,各國政府應將其視為最重要、最具有「開採」價值的「第一順位能源」(first fuel)。
世界目前面臨的許多挑戰──氣候變化、能源安全、電力供應等──世界各國只有通過實施良好的能源效率政策,才能同時迎向這些多元挑戰。
APEC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持續建立一套新的量化指標 (indicators),來衡量「綠色中小企業」。其中,主要從2個思考方向出發:(1) 企業本身如何減低其負面的環境影響 (2) 企業如何創造正面的環境效應 。
開學前,課程主任就要求研究生們提早抵達,安排了一個為期三天的田野考察 。行程中除了增進同儕感情,讓新生熟悉環境,更重要的是老師親自帶領、觀察地方的自然與人文,激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間的想法。這樣的「儀式」如同提醒大家,從事環境研究與政策實踐,始終要源自於對實地的關心與考察。
從 COP21 會前準備與各國遞送的 INDC 顯示,政府在氣候變遷議題仍處於主導規劃的角色。首先,台灣政府在與國際的垂直連結上,應彙整來自民間與產業的建言,並參考國際 INDC 的思維結構,規劃後2020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版權所有,轉載請寄信聯絡基金會。
最近一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1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