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們

專案簡介

珊瑚復育:保育與移植計畫

專案起訖年:2020至今  修改日期:2025/11/05

全球超過一半的珊瑚礁已消失,而在全球升溫 1.5°C 的情境下,預計仍將有 70–90% 的珊瑚礁持續衰退。為扭轉因珊瑚生態系嚴重衰退所導致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喪失,台達自 2020 年起投入資源推動珊瑚復育行動,啟動「孕生珊瑚復育計畫」。

2020 年
計畫初期,台達招募企業員工並培訓成具潛水證照的志工,同時與科學家合作,提供最完整的珊瑚生態與復育知識,包括珊瑚物種辨識、移植方法及珊瑚健康檢查卡操作技能,奠定後續行動的基礎。

 

2021 年
經過科學家諮詢,我們選定適合的珊瑚復育地點。考量氣候變遷下南部珊瑚群落正逐漸北移至水溫較低、較適宜生長的海域,我們與專業海洋保育團隊合作,將台灣東北沿岸一處廢棄的九孔養殖池改建為珊瑚苗圃,並評估其成為未來珊瑚礁保護區的潛力。

依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珊瑚園藝(Coral Gardening)」指引,台達開始培育珊瑚分枝,經過中期苗圃階段後,將成熟珊瑚移植回東北海岸的基質上。在此階段,我們成功培育並移植六種珊瑚(Acropora digitifera、Acropora intermedia、Acropora cervicornis、Montipora grisea、Pavona decussata、Pavona cactus)共 300 個分枝,平均珊瑚存活率達 70%。

 

2022 年
台達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NMMBA)合作,培訓企業志工成為 CoralNet 認證成員。CoralNet 是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開發的國際珊瑚礁監測平台,具備自動影像分析功能。目前,台達志工人數已占全台 CoralNet 認證志工的 80%。

 

2023 年
為保育珊瑚物種,台達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NMMST)合作建置「潮境珊瑚保育中心」,致力於復育國際認可的瀕危珊瑚,並協助提升珊瑚的耐熱能力,以因應日益頻繁的海洋熱浪。

 

2024年
台達與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首次在墾丁及潮境舉辦珊瑚產卵直播活動;與美國佛羅里達Mote海洋實驗室合作,派遣台達志工前往學習珊瑚白化救援機制;輸出台達成功經驗,用科技助力新加坡NParks「100K珊瑚復育計畫」。集結國內外十位頂尖的珊瑚研究學者與海洋場館館長共同審稿,出版《珊瑚,是海洋的森林》中文版繪本。 

 

2025年
年初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合作,引進國際方法學,成為首次應用於海洋生態系的案例;並舉辦首屆「台達國際珊瑚復育研討會」,邀請來自8國12家全球頂尖珊瑚保育機構學者交流最前沿研究與技術,為珊瑚保育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台達攜手珍古德協合作推動珊瑚復育教育,以《珊瑚,是海洋的森林》為核心教材,以教案形式推廣到全台國小校園。當年夏天成功復育逾一萬株耐熱珊瑚,並保存40種瀕危物種,下一階段將以五年內保種300種為目標。
 

相關影片

其他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