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食代記憶:保種動起來

2020/12/28 王迺卉

身在台灣物質算富裕的我們,很可能對食物生產端悄悄發生的改變一知半解。特別是鮮少人知道,數年以來,有一群先知先覺的農民和有志者,意識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而在第一線先採取因應對策:保種,透過多元方式將農作物的遺傳基因保存下來。


毛柿是種不常見的作物,種子很值得被保存下來(圖:莊溪,CC BY-NC-ND 2.5 TW

  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包含強降雨、大乾旱,這些讀者大概早已耳熟能詳,而身在台灣物質算富裕的我們,很可能對食物生產端悄悄發生的改變一知半解。特別是鮮少人知道,數年以來,有一群先知先覺的農民和有志者,意識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而在第一線先採取因應對策:保種,透過多元方式將農作物的遺傳基因保存下來。

重塑社群飲食文化 用「種子」守護未來世代

  其實,為了尋找更多抗旱、抗澇、抗病蟲害的作物基因,來對抗氣候變遷,各國已陸續開啟了古老品種的復育和保存運動。其中國家層級的保存行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挪威在2008年啟用「諾亞方舟」種子庫,儲存來自世界各國野生或各類種源。台灣也是當時種子庫贈送者之一,甚至在台南設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協助種源保存以及弭平營養不良或貧窮問題。

  除了國家級的保種措施,另外一大保種動能,是來自各國的民間社群。像澳洲的Seed Savers Foundation,致力傳播保種相關知識與議題;印度環境運動者范達娜.席娃(Dr. Vandana Shiva)博士創建的Navdanya非政府組織,努力留存種源,提供農民非基因改造種子,並維護農民生計和生物多樣性;美國的Food Tank非營利組織,也以重建世界的飲食系統為核心思維持續運作。

  但類似挪威將種源庫選在低溫永凍環境中,仰賴冷藏方式保種,卻非萬無一失。近年全球性氣溫攀升,也發生過種源庫外部因融冰而淹水的事件。若要以不耗費能源或以智能(Smart)的方式保種,可參考農民的智慧,持續種植並且有技巧地篩選種子,挑出優良、具氣候韌性的種子來保存。

美國洛基山脈種子聯盟(Rocky Mountain Seed Alliance)就利用公共圖書館來保存種子,並且開放各類型農夫或市民「借用」,待收成時再將種子還給圖書館。這樣的運作方式,不但能讓作物適應區域氣候,也可營造地方獨有的蔬果風味。

  

台灣保種動跟著一起來

  一直以來,台灣各個農學院、農改場一直努力與在地合作,例如:在花東努力復育台灣原生種稻作,過程中不僅復育飲食,更復興了阿美族的傳統米食文化。

  今年12月初在台大的蒲葵道,也舉辦了第三屆全國性的種子交換活動,由數個有機農業友善團體主辦,免費提供來自各地的種子,即使沒有土地的人,也可共襄盛舉。像是筆者就相當享受在陽台栽種,約莫一年前曾從秀明自然農友那裡購買種子,農友了解筆者家陽台陽光方向後,建議栽種決明子,現在筆者已經以無肥料、無農藥的方式栽種並收成了好幾次。  

筆者陽台收成的決明子(圖:王迺卉)

 有時候,甚至連我們選擇吃什麼,都可以是一項保種運動。在菜市場或飯桌上的閒聊,常會聽到長輩說以前某種菜很好吃,到處都有,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這些作物有的是本土植物,有的是早年引進的外來種,例如刺波、餘甘子、毛柿、阿娜娜,可能因為大家不再偏好食用,導致現在量少不常見。而因為在地飲食文化的講究與傳承保留下來的物種,最有趣的例子就是台南的白芥蘭,是農民、廚師為饕客保存的古早味蔬菜。

  事實上,當我們選擇多樣化的食物時,一方面能夠攝取多樣化的營養素,一方面也能為保護多元物種和對抗氣候變遷盡一份力。

 

【參考資料】

絕跡鬼稻重現台大校園成功復耕

野生稻復育資訊

從量子物理到種子銀行-科學人的反思與社會關懷,印度環境運動者者范達娜.席娃博士訪台記實

挪威「末日」種子庫被融水入侵 也許不用太擔心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2020種子交換會-志工培訓/農民的保種創新

2020種子交換會-志工培訓/農民留種習慣的消失

2020種子交換會-志工培訓/農民保種的復興

2020種子交換會-志工培訓/農民保種的技術

王迺卉

專攻氣候變遷環境政策、永續都市、永續飲食。也是三個超可愛孩子的媽。駐足過中原大學特教系學士、台大環工所碩士、以及美國巴爾德學院環境政策中心碩士,目前是台大環工所博士生。夢想是在全世界最愛的台灣擁有一公頃的土地,做環境、教育、農業的博物學家和知性的農婦。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