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blog

【COP24系列二】 地球SOS!排放差距擴大中

2018/12/04 高宜凡
"《排放差距報告》估算,即便各國都(按理想狀況)履行自己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NDCs)減碳計畫,地球均溫仍可能在本世紀末上升超過3°C!"
(圖片來源:UNEP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歷經2015年催生《巴黎協定》的高潮和喜悅,全球氣候行動在過去三年步入低檔,除了幾個國家選出質疑氣候變遷真實性的領導人,重挫環保陣營的士氣,權威機構觀測到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數據,也不斷釋放壞消息。
 
 COP24起跑前夕公布的聯合國環境署(UNEP)《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18),就是最新的例子。「假使之前IPCC的《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代表火警通知,那這份報告就是一起真實的縱火案!」UNEP副執行主任Joyce Msuya比喻。
 

 

漲勢再起,世紀末升溫恐逾3°C

 
 "Mind the gap!" 這不是提醒旅客別掉下月台的警語,而是第九次發表的排放差距報告標題,提醒世人溫室氣體上升幅度仍未減緩,距《巴黎協定》設定的地球升溫不超2°C目標,仍有極大差距(gap)。
 
按目前趨勢估算,到了2030年,只有占全球六成排碳量的57國可以達到排放峰值。
(圖片來源:UNEP
 
 該報告開宗明義指出,經過三年(2014~17)的持平發展,全球排碳量在2017年再度升高,若不包含「土地利用」,去年總排碳量來到破記錄的492億噸(包含土地利用則為535億噸),比前年增加了1.1%。除了經濟復甦(過去三年GDP平均成長3.7%)之外,能源、工業、水泥等排放大戶的排放增加,也是主要因素。
 
 然而,《巴黎協定》原本設定的劇本是,排放量先在2020年達到「峰值」(peak),然後開始一路下滑。但按照目前狀況,這條曲線到了2030年還掉不下來。《排放差距報告》估算,即便各國都(按理想狀況)履行自己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NDCs)減碳計畫,地球均溫仍可能在本世紀末上升超過3°C!
 
 目前,全世界只有49國(占全球排放量36%)在201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到了2030年,大概也只有57個國家(占全球排放量六成)能達到峰值。《排放差距報告》警告,若2030年無法降足25%排放量,《巴黎協定》的溫控2°C目標即宣告失守。
 
左: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且2017年再度寫下歷史新高。
右:前幾大排放國漲跌互見,以中國(紅)、印度(黃)、俄羅斯(綠)漲勢最凶。
(圖片來源:CarbonBrief
 
當然,前四大排放國(中、美、歐盟、印度)仍是外界最關注的群體。過去十年,它們合力貢獻全球近六成排放量,光中國就占了 27%,第五名的俄羅斯也值得注意,雖然它只排放全球總量4.6%,但自2014年以來每年都以1%左右的速度成長,漲勢不見停歇。
 

差距拉大!「非國家」減碳力量崛起

 
 排放跌不下來的狀況不難預料,但你是否好奇,到底差距有多大呢?
 
 《排放差距報告》以2030年為時間點計算,若要將地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C內,全世界必須再多減130~150億噸二氧化碳,如欲挑戰更積極的溫控目標1.5°C,則得多減290~320億噸,上述兩組排放差距數字皆下來歷年新高,顯示今年的COP24談判必須加大力道,促使各國端出更具野心的減碳行動。
    
聯合國第九次發表的《排放差距報告》,兩組溫控目標的減碳差距幅度都創下新高。
(圖片來源:UNEP
 
 儘管挑戰重重,不過報告最後也提供一絲曙光--「非國家行為者」(non-state actors)。從州政府、行政區域、城市單位、到企業、投資者、教育機構,這幾年來,愈來愈多民間組織取代包袱重重、舉步維艱的各國中央政府,紛紛提出更加大膽的氣候行動。
 
 報告統計,此刻已有7000多個城市、245個地區、合計營收逾36兆美元的6000多家企業,都提出自發性的減碳計畫。如搶在COP24前舉辦、選在美國加州舉辦的第一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便是一次非國家氣候行動派的火力展示。
 
 不僅如此,從建設再生能源、使用節能電器和低碳交通運具、鼓勵造林與禁止森林濫伐、實施碳定價等財政制度、擴大氣候債券等金融商品,都是極富潛力的減碳武器。以碳定價為例,目前上路的51種制度,已涵蓋全球15%排放量,在部分國家,假使碳定價來到70美元水準,不但可創造超過四成的減碳效果,還可貢獻2%的GDP產值。
  
 
  如果將抵禦氣候變遷視為一場必須鏖戰多年的馬拉松,很明顯的,現在人類已被對手拉開一段距離,而且有被甩開的危險,假如我們不想輸掉這場生存之戰,現在是下定決心、急起直追的最後機會了。

 
※ 本系列與環境資訊協會合作刊登
 

高宜凡

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在媒體圈打滾多年,歷練傳產、科技、消費、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等路線,希望運用社群媒體的創新機制,帶動民眾理性討論重大議題的風氣。

所有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