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園地

台達志工深耕綠建築教育 學童參訪減碳典範

2021.12.23

    鄭宇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在台南的成功大學內,有艘「綠色方舟」矗立於小東路旁,斜斜的屋頂上種植滿花草,其中最具特色的,便屬駐足於太陽能板上那隻亮眼的紅色瓢蟲。透過志工的講解,才明白瓢蟲象徵自然無害的環境,唯有在避免過多的人為干擾的天然環境中,瓢蟲才得以生存,而這也象徵著這棟建築對環境的期許與目標。這裡,便是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而它又有個響亮的名稱,叫作「綠色魔法學校」。

 

 

2012年起,台達基金會致力於綠建築的教育推廣,邀請台達台南廠的員工成為綠建築解說志工,並以綠色魔法學校作為據點,讓越來越多民眾認識綠建築的設計理念,以此了解建築對環境的影響,進而更為珍惜並節用能源,以達減碳效用。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館內的解說工作也逐漸開放,上週五適逢台南東山吉貝耍國小參訪,低年級與幼兒園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秩序地完成排隊與集合。雖然同學們臉上戴著口罩,卻可從他們因微笑而擠出的眼神中,看出他們對整趟解說的期待。

 

 

 

同學們特別對長毛象化石的模型,深感興趣,在志工的解說下,也讓同學們認識到生態環境劇烈變動下,對地球生物生存極具影響力。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吐瓦魯外交部長佇足在水深及腿的潮間帶,沉重地呼籲世界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我們正被淹沒。」透過親身行動,呼籲各國切勿忽視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改變。志工與同學也加以反思身處氣候變遷下的人類,是否也將成為下一隻長毛象。

 

同學們跟著志工的腳步,沿著樓梯不斷向上,見到校園內的大煙囪,這些煙囪的用途,便是為了讓室內自然通風降溫,減少室內空調的使用,以達節能效果。志工更翻開隱藏在木牆內的黑色寶物,這些黑色的備長炭,可以除濕並淨化空氣。而每當下雨過後,大門前的花園回收到的雨水除了進入雨撲滿外,一部份也會流至門前的生態池。綠化造景兼具提供生物棲息地的功能,還可讓周邊環境達到降溫之效。這些隱藏在建築內部的小細節,也讓同學驚豔連連。

 

除濕並淨化空氣空氣好物-備長炭

 

學童參觀綠色魔法學校屋頂花園

 

台達基金會培訓綠建築志工即將邁入第十年,這段期間內,不僅培育多位具有綠建築相關知識背景的志工,更透過志工之力,讓綠建築的理念不斷推廣出去。國際能源總署(IEA)於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直指,2020年近37%的碳排放出自住宅使用與建築營造,隨著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愈發顯而易見,世界各組織制訂淨零碳排目標,綠建築與相關知識背景的人才培育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相關照片



延伸閱讀